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045451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太原市民走进晋阳古城 探寻考古奥秘新书《山西考古那些事儿》首发
编辑:张文娟    2019-06-10 08:47:04    来源:黄河新闻网

从2017年起,“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6月8日是调整后的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当日上午,“讲好文物故事 展现中国形象——我们一起来考古”主题活动暨新书《山西考古那些事儿》首发式在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2号建筑基址举行,通过网络征集前来参加活动的近40名公众走进了考古发掘现场。他们克服高考限号等交通困难,一大早赶赴活动场地,其中有七八十岁的老者,有七八岁的孩童,甚至有的是全家一起出动。

本次活动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局、三晋都市报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共同协办,旨在充分展现文化遗产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落实文物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活动内容包括考古专家现场解读、新书首发,以及考古工具实操体验。其中,考古实操体验涉及考古常用工具的辨识、洛阳铲等专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晋阳城从战国到宋初,是晋文化的核心。晋阳古城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将晋阳古城遗址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百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2010年10月9日,晋阳古城获得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晋阳古城遗址是规模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古城,是山西省首屈一指的大遗址。

史料记载,晋阳城从建成到废弃连续使用1500余年。它始建于春秋晚期,毁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是中国盛唐时三大都城(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晋阳为北京)之一的北京。由于其损毁的特殊方式,又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城”。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晋阳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其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灌入城内,从此夷为废墟。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文物局的重视下,晋阳古城遗址考古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城市重要建筑的发掘,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这个城市的价值,唤起保护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其重要考古发现的不断涌现,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指日可待。

作为一位从事考古工作近40年的老考古人,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太原优秀专家常一民讲述了考古中的那些事儿。他曾参与发掘晋国赵卿墓、隋代虞弘墓等重大考古项目,由他主持发掘的北齐徐显秀墓,荣获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全国田野考古优秀工地奖”。目前,他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晋阳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方面。

 “考古工作虽然艰苦,但也充分了魅力,吸引着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地探索。”常一民讲道。

紧接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裴静蓉带领公众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探寻考古的奥秘,“现在参观的是我们清理出的一些建筑构件,多为宋初时期的砖瓦残件。”“大家看,这是典型的唐代莲花柱础石,咱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这一建筑群的门址范围。”“2号建筑基址处于古城的核心位置,这里出土了大量碑刻残块。但是,尚不能确定此处属于何种类型的建筑群。”

 当天,参加活动的市民们都认真地听或问,学习考古知识。不同的人在不停地重复着同样一句话,即“这次活动太有意义啦!”

82岁高龄的晋源人陈泽老先生看上去精神抖擞,还自告奋勇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们指路、引路,他殷切地期盼着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早日在我的家乡建成。

“我们一到现场,就被庞大的考古发掘场地震撼了。距地面仅仅一米多,整齐地暴露出了当年的建筑规模,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庞大的雕花柱础石,告诉我们它当年的辉煌。”七旬老人张庭会讲道。

卓玛说,在考古工具实操阶段,他们终于看到了洛阳铲的真容,且亲自体验了一番。考古技师老师还介绍了其他各种考古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我们同行的小朋友,更是坚定了他此前就决定的当一名考古学家的理想”。当天,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新书作者李尚鸿趣说采写故事及签售。该书全名为新书《山西考古那些事儿——聆听“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西故事》。

作者从2008年开始,连续四年写出30篇山西考古故事,之后引起山西经济出版社的关注,遂从中精选出一部分,以入选或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山西考古项目为主,首次集结出版。书中包括12篇考古故事,如《陶寺遗址: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吗》《奇妙!云冈石窟窟顶竟有座寺庙》《翼城惊现西周“霸”国》 《古墓“俪影”浮现太原东山》《吉县柿子滩!史前一万年?》《千年古墓雕绘疑云》《寻晋记:遗失2700余年的晋国都城今何在》等,总计约12万字。

这些考古故事打破了传统科教类文章注重报道其结果的写作手法,以“真实纪录+再现+推理”的方式,通过客观、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科学、文化意义,设置故事中吸引人的悬念和细节,让读者既知其一且知其二,从中感受到追寻、探索未知世界的严谨与乐趣。

该书策划人、山西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董利斌讲道:“哲学上有一个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考古人的工作就是在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不断地探寻、不断地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山西经济出版社是我省旅游文化图书出版重点社,十多年来,出版旅游文化地方文化图书上百个品种。但我们不是以专业讲专业,而是以通俗的方式讲文物,以普及的方式讲文化,即文化科普。大众喜欢那些有故事、有细节、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能直抵人心、打动人心的作品。”

新书作者李尚鸿表示,希望通过讲好山西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望的重视,并为山西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献上一份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读本。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相关链接

手机黄河新闻网 我要啦免费统计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