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太行山上的脱贫故事:“下了山上了班,日子舒坦!”
编辑:侯津刚    2019-07-06 00:17:01    来源:黄河新闻网

 

    搬得出,还需稳得住!7月5日,山西昔阳县一场以易地搬迁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的“刺绣培训班”正在进行。记者侯津刚摄。 

 

 

图为山西昔阳一处扶贫产业车间里,经过培训后上岗的职工们正在从事生产。记者侯津刚摄。

 

 

图为乔素华(左)正在与记者交流。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自打去年从山上搬下来,日子过得甭提多舒坦了!”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易地搬迁小区德润家园里的一处扶贫产业车间里,45岁的乔素华正在和工友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间看起来与普通工厂并无二致的服装生产车间,承载着乔素华搬离穷山沟后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昔阳县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山西省定贫困县,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时,全县23万人口中有39988人被列为贫困对象,乔素华就是其中之一。乔素华原来居住在距离县城约7.5公里的小南山村,二十多岁时因意外致残。二十年来乔素华虽怀揣致富梦想,也曾尝试干点什么力所能及的活计,但因小南山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她一直生活困顿收入微薄。

2017年,昔阳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始建设,乔素华被列为了搬迁安置对象。自此她便在期待和担忧之间徘徊:搬离穷山沟住上新楼房固然是好,但在小南山村尚有一些薄地可以维持生计,进城后生活怎么办,能不能在城里生活下去?

很快,乔素华的顾虑就被打消了。昔阳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提出“三个结合”,全面增加搬迁群众收入,让群众能致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扶贫搬迁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为此县政府在易地搬迁小区内建设了约3000平米的扶贫产业车间,引进服装、仿真花、乱针刺绣等扶贫产业,优先聘用贫困人口务工。

去年11月,乔素华带着开启新生活的梦想和忐忑住进了新安置的家,很快就在扶贫产业车间里找到了服装加工的工作。“一个月收入1500多元,关键是工作就在家门口。刚下了山,就上了班,日子能不舒坦吗!”记者采访时,乔素华反复表达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与乔素华住在同一小区的,共有易地搬迁的贫困户765户共计2145人。赵村文和老伴儿便是其中的一户。

赵村文夫妻俩欣喜地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新家。他跟老伴儿俩人住在三层,去年九月住进来,自己只掏了8644元,便有了50平米的楼房,卫生间厨房政府给装修好,拎包就入住了。

 

图为赵村文(左)在新家接受记者采访。

 

 

图为赵村文老伴儿在搬迁后的新家厨房中忙碌。记者侯津刚摄。

 

“以前住窑洞,收入全靠种地,一年千数来块钱。现在住楼房,政府帮我在县城小学找了份工作,当保安,一个月就有一千多的工资。 ”赵村文说。

他们所在的易地搬迁小区,位于县城新城区,项目总用地面积80多亩,政府投资了1.5亿元。小区一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有中小学、幼儿园、医院、菜市场等服务机构。

 

图为昔阳县易地搬迁小区一景。记者侯津刚摄。

 

搬得出,更需稳得住!目前,和乔素华一样在扶贫车间上班的职工已经突破了五百人。大寨制衣、厦门仿真花、手工刺绣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陆续被引入进来,直接吸纳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了贫困户“楼上生活,楼下就业”的安居梦。

而在山西,易地扶贫搬迁也成为了最大的脱贫工程。山西聚焦3350各深度贫困自然村,“六环联动”推进整村搬迁,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截至目前,山西已经有36.2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4月,国务院对山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表扬激励。

今年年底,山西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任务将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硬仗”的重点也将从“搬迁”转入做好“后续工作”上来。在今年6月13日山西省召开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山西省长楼阳生特别批示指出,要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后续扶持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要抓好产业培育和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就业能力,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幸福新生活,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