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黄河专题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300多篇文章记录扶贫路:要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2019-07-08 17:29: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临汾7月8日电 (记者 左橙) “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望,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挺好!”“把我们纳入合作社,年终有分红,挺好!”“医生关注我们的身体,经常来体检,挺好!”在山西临汾隰县李城村,米玲曾写下这样的扶贫记录。

7月7日,记者跟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央网络媒体走进山西系列活动采访组来到李城村,了解这里的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4月,米玲被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隰县李城村,担任第一书记。那时,她已经52岁。“她有资源吗?有能力吗?”部分村民质疑着她。如今,村民却集体按手印,“要米书记留下”。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书记米玲。中国青年网记者 左橙 摄

有一次,米玲来到一个村民家进行入户调研,看到老人的鞋破了,露出脚指头。米玲留了个心,回城里的时候碰见鞋店就进去买鞋,“当时不知道贫困户的尺码,就买了个42码,结果鞋大了一指。”米玲笑着说,回去换鞋时,还被店主笑“买鞋不知道尺码”。当米玲解释说这是给贫困户买的,店主立马换了态度,“我这刚好有双小的,你拿去吧,还有些衣服你也一起拿去。”

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暖心小事,做多了,村民自然认可。在组织各类活动中,米玲便得到村民支持。今年4月17日,米玲组织村民在盛开的梨花树下成功举办“祖国在我心中——书香隰州 全民阅读”活动。

入户心得、村落历史、果熟花开……驻村中的点点滴滴都被米玲悉心记录下来,“因为之前做过十年的记者,所以爱写爱拍。”迄今为止,米玲在网络平台上已经发布300余篇驻村扶贫文章,总阅读量超过10万。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米玲挖掘李城村的秧歌、门帘、剪纸等传统文化,一边用整理记录,一边举办线下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秧歌文化节”,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米玲在李城村第一届秧歌文化节。本人供图

扶贫路上,米玲先后帮助多位村民办理残疾证、慢性病证明、农村低保等手续,让村民有所保障;帮助村民销售玉露香梨、萝卜、土豆等农特产品,带领村民提高收入;联系太原诗词学会、太原九九文学社等社会组织,为村民捐款捐物。

驻村时间要到期了,村民得知消息后,便告诉米玲“集体按手印给你们领导,让你留下”。米玲也爱着这片土地,“你们甭去打扰我领导,我自己给他申请。”后来,米玲如愿以偿,继续担任李城村第一书记。

米玲告诉记者:“未来,要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那就是扶贫的态度和精神,要一直留在这里。”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