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小康路上】山西河津:扶贫路上一户不差一户不落
2020-07-22 07:20:10    来源: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西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把各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全面客观反映山西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总结经验,勠力前行,黄河新闻网特别策划了《小康路上》系列专题报道,围绕山西省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等内容进行采访,真实书写“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山西答卷。

马家庄村的入村牌坊

腾空而起的骏马雕像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杨希)走进山西运城河津市小梁乡马家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庄重的入村牌坊,宽阔平整的通村路,腾空而起的骏马蕴含着村民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拼搏向上的精神。

街巷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随处可见,文化广场装扮有序,绿树碧草的掩映下整个村落显得格外清新怡人。从每一条巷子走过,巷口小牌子上每个不同的“巷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着马家庄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家庄村位于河津市南,东临209国道,有“河津南大门”之称。全村共有6个居民组,1900余口人,耕地面积3000余亩。主要收入来源是建筑务工和农业种植、养殖。这里交通便利,环境卫生整洁,是河津市十四个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之一。

但在此之前,马家庄村很多居民曾因病致贫,整个村子被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94人。近年来,随着河津市财政局帮扶工作队的入驻,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鼓励外出务工,宣传扶贫政策,协助村落建设,让87户贫困户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

马万盛家的新房

政策支持,重拾希望

马万盛的父亲在他幼年时期,因车祸导致半身不遂,由于家里条件一直很苦,被迫早年辍学的他在外面给人打工学铺地板铺瓷砖挣点钱,日子还算能过下去。祸不单行,几年后父亲又被查出车祸后遗症——脑血栓,家里的老房子一直没钱翻修导致成了危房,一场大雨让房屋几乎塌了一半,这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工作队了解到马万盛家的情况后,帮助他们家申请危房改造,就近开始建造新房。新房的建造让马万盛家看到了希望,因为有了家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但上天又和他开了一次玩笑,在新房建造到一半时,父亲再一次住院,迎面而来的打击让这个家庭再度陷入困境。

仔细了解情况后,工作队发现,这个家庭主要因老人的病情致贫,因为病情家里开销过大。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也必须留下来照顾老人。“没有经济收入,开销却越来越大”,要从这个方面下手才能解决问题。工作队和马万盛介绍了“136”医疗扶贫政策,让他带着父亲先去把病看好,就这样,本该在医院花费三万多给父亲治病,最后出院结算只花了一千余元。

“这个政策真的太好了,如果不是工作队给我普及政策,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国家政策好呀,工作队帮了我们大忙呀!”马万盛看着自己的新家,再看着已经出院的父亲,不停地向来家里慰问的工作队表示感谢。

现在马万盛的父亲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常年住养老院生活,每月花费800元。说起今后的打算,马万盛也很乐观:“把家里安顿好之后,我们夫妻两人准备外出打工,挣点钱回来,更好地照顾父亲。”

 

马堂锁家的旧房子

马堂锁家的旧房子重新装修后

 翻建新房,晚年幸福

 马堂锁是一名72岁的低保户,他的妻子叫马彦芬,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刚开始坐都坐不下。经过治疗现在可以坐下,但不能直立行走,只能撑着小拐杖一点一点地挪动。由于行动不便,马师傅一直照顾着。老两口一直住在老旧房中,房屋年久失修,没有房顶,经常会掉小石块下来,家里烧柴,墙面被熏得乌黑,墙皮也掉得所剩无几。

 “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人能过来帮助我们盖房子。”由于两位老人是低保户,根本没有钱去翻修房屋,一直都生活在这样的坏境里。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给两位老人的家中做了吊顶,墙面重新翻新了一遍,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把院子里铺上砖,把坍倒的墙也重新盖了起来。看着老人家中破烂不堪的木门,工作队重新买了新的铁门安上,并在门洞处支了一个顶棚,让老人能放些东西。

 “要不是政府关心我们,我这日子都过不下去,我出不了门,外面发生什么我都不知道,工作队总来家里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吃的,以前的房子就没法住人,你看现在,我们也算能够安度晚年了。”马大娘说起工作队这两年对他们的帮助,慢慢地红了眼眶。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这就是现在马家庄村的真实写照。如今,马家庄人的生活画卷变幻得更加绚烂多彩。一户不差、一户不落,向小康生活迈进。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