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小康路上】又是一片面貌新 山西大同西碾头村蝶变记
2020-08-12 07:06:16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西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把各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确保如期打贏脱贫攻坚战。为了全面客观反映山西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总结经验,戮力前行,黄河新闻网特别策划了《小康路上》系列专题报道,围绕山西省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等内容进行采访,真实书写“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山西答卷。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孙剑功、李晓娜)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西碾头村,水泥路宽阔平展,铜钱孔方图案的石碾迎客而立,路旁一排排村舍干净整洁,焕发着民富村强的勃勃生机。“如今住上了新房子,吃穿不愁、用水不愁……现在我们一心想着发展,努力把村子建设好,把自家的生活经营好,小康路上不落后!”村民冯刚谈及新生活又激动又感慨……

西碾头村位于左云县小京庄乡西北云京路两侧,距乡政府2公里,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在册户数165户,共369人,耕地面积4827.75亩(其中滩洼地1800亩),林草地面积7249.2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73.2亩。就是这样一个“村前村后滩地平坦,四面坡梁绿树成荫”的晋北小村,以前一直是一个“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深度贫困村。全村一百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一道沟壑纵横的小土坡上,晴天扬灰道、雨季泥泞路,村集体没有产业,村民极少有副业,住房破败不堪,吃水困难,生活条件极差。

当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西碾头村时,这里慢慢变了模样。近年来,西碾头村两委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把脱贫增收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多方合力之下,他们通过产业牵引、集体带动、企业拉动、项目推动等帮扶措施,持续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48人发展种养产业;落实光伏扶贫补贴资金42万元,扶持28户贫困户发展分布式屋顶光伏产业;为13户发放金融扶贫贷款65万元;协调安置10户23人就近就业;引导发动34人外出打工;吸纳5人农闲时在村内打零工,其中2人担任护林员;报批34户41人纳入“低保”保障或“五保”供养。2016年,这个久困于“落后”之名的晋北小村一举摘掉“贫困村”帽子,实现了全面脱贫。脱贫后的贫困村民曹桂兰深有感触地说:“党的政策好,一村一策、一户一业,让我们脱贫有门、致富有望,不然我们怎么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日子好起来了,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大家齐心协力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自2016年起,西碾头村累计投资867万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中心。对村内所有道路、广场进行提质改造,建成凉亭2个、农村文化墙47米、小桥1座、农村日间照料中心5间共100平方米、大屏电视1个,新建民宿窑洞30间600平方米,绿化荒山500亩,打造了一个以优质基础、优良环境为支撑,以特色种养、新能源、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为助力的美丽宜居乡村,奠定了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

走进西碾头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心,30孔崭新的窑洞矗立在那里,是典型的塞上农家的模样。2019年,西碾头村两委会议通过了成立合作社的决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以股份制方式经营,规划发展农家乐、民俗风情展,打造集餐饮、住宿、种植、养殖、小杂粮加工于一体的经营实体,带动西碾头村农畜产品销售,大大增加了就业渠道,为村民大幅增收。同时,还丰富充实了乡村文化生活,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置身于凉亭中,村民冯耀忠忆起昔日的西碾头村,再放眼西望,那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民居正安静地“依偎”在绿树环抱中,眼前美得像一幅画。在新时代的幸福画卷里,西碾头村终于实现了华丽蝶变。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