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小康路上】“新农人”王兵权:让家乡土地生金
2020-08-27 07:14:22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西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把各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确保如期打贏脱贫攻坚战。为了全面客观反映山西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总结经验,戮力前行,黄河新闻网特别策划了《小康路上》系列专题报道,围绕山西省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等内容进行采访,真实书写“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山西答卷。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孙剑功、胡雁)在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乡裴家窑村“祥和人家”家庭农场的高粱地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正在查看高粱的王兵权。“2020年,我流转了裴家窑村、吴施窑村、高向台村、张大窑村四个村1800亩土地,让科学种田、规模种田走上了快车道。”提起自己当“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他说,是家乡透着芬芳的泥土,给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如今“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令王兵权倍感自豪。

“我在2016年11月注册成立破鲁堡乡裴家窑村‘祥和人家’家庭农场,用于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经过近4年的时间,农场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共流转租赁土地1800亩。2019年主要种植高粱、玉米两大类作物,收入一下增加到50多万元。农场还吸纳困难户30多人,年人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地虽多,负担却不太重,收入还增加了!”说起靠种田致富的事,本不善言辞的王兵权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农村不缺土地,缺的是思维。所以我把自己定位为新型职业农民。”王兵权说,农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而他的梦想就是在田野上进行规模种植,实现效益最大化,让农业高效,土地生金。王兵权种地爱琢磨,总想着如何才能提高种植效益。2019年,王兵权凭着一身科学种田的硬本领,获得高级职业农民技能证书。王兵权底气更足了,这不仅是因为每年的收入多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从过去的体力型农民,走向技术型、知识型“新农人”——懂得种植技术、也懂得经营管理,逐渐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在规模种植中,王兵权不断增强科技意识,通过学科技、用科技,精耕细作,亩收益得以不断提高。裴家窑村土地盐碱度高,亩产上不去。王兵权邀请土肥专家科学制定施肥方案,进行水肥一体化配套,实现涝能排、旱能浇。同时采用全地膜覆盖,缩短作物生长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根据土壤肥力,结合产量预期,开展配方施肥,这样庄稼既不会‘营养过剩’,也不会‘吃不饱’,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产量自然会高。”王兵权很自信地说。

王兵权在作物品种选择上不保守,他积极请教专家,在网上购买新品种,大胆试验推广。2019年种植的500亩高粱和800亩青贮玉米全部采用新品种,成功实现增产增收。王兵权还先后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大、小型拖拉机,配套了旋耕机、播种机等农机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场收益。

八月的田野,绿油油的,一个个谷穗挤挤簇簇,争先恐后,迎着阳光,向着蓝天,努力地生长。一望无际的田野,庄稼长势喜人,处处散发着淡淡的谷草香。王兵权明白,农业种植融入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想,不仅省心省力,还能赚更多钱。他坚定地说:“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种田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能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让幸福的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 编辑:牛文晶 ]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