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黄河新闻网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聚焦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察民情访民意,着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典型做法和先进事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
图为晋城市东圣社区打造的“五点半课堂”空间,志愿者正为放学后的辖区学生辅导作业。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彭欣 实习记者李昕怡) “张女士您好,您的孩子已于17时24分在东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五点半课堂’签到,请稍后关注签退情况。”在晋城市东圣社区居民张慧苗的手机里,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提示消息。
“五点半课堂”是晋城市东圣社区为了解决辖区孩子在放学后“失管”的问题,为居民排忧解难,开展的一项公益服务项目。
东圣社区是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社区,位于晋城东南片区,距市中心较远,东南新区学校2020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许多孩子在五点半放学后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是放学后有一段监管“真空”,第二是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与效率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经过多方调研,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后,决定在社区集中办公楼为孩子们开辟“五点半课堂”。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俊勇多次在支部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为了让群众安心、放心,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在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后,王俊勇和晋城市大数据应用局的技术人员沟通,在“晋来办”APP“智慧东圣”服务平台上,搭建“五点半课堂”新时代文明服务版块,实现线上打卡、刷脸签到等功能。
搭建一个平台,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孩子们的作业质量更具挑战。“这项工作,不是玩一个新潮的APP、提供一个房间就可以了。”王俊勇说。为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在社区党组织多次沟通协调下,最近,东南新区学校在每周二和周四为社区派出任课教师,放学后来到“五点半课堂”进行课业辅导。
与张慧苗一样,居住在东圣社区的许多家长表示,这项服务解决了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同步的大难题。“‘五点半课堂’有志愿者、老师辅导作业,孩子在这里我们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