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黄河新闻网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聚焦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察民情访民意,着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典型做法和先进事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山西农担)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全省各农担分支机构、办事处及时响应各地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融资需求,携手银行同向发力,第一时间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甘霖洒向三晋大地。
47岁的奥师傅是吕梁市兴县的一名蛋鸡养殖户,经营已有10年之久。之前苦于融资困难,规模一直难以扩大。5月25日,他看到了“信贷直通车”活动的宣传信息后,马上提交了线上申请,当天山西农担吕梁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就与他取得了联系,并协同邮储银行兴县支行第一时间对项目进行了调查审批。不到两天时间,奥师傅就顺利拿到60万元的贷款,成为“信贷直通车”活动我省首位受益客户。奥师傅感慨万千:“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贷款,资金有了保障,我的生意总算可以扩大规模了,‘信贷直通车’活动确确实实为我们养殖户办了实事,帮了大忙!”
老张是大同市云州区西孚头村经营多年的肉羊养殖户,目前存栏600多只。今年年初肉羊价格行情不错,老张准备扩大经营规模,但因为资金缺少计划搁浅。经常上网关注农业信息的他看到了“信贷直通车”信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注册填写了个人需求信息,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山西农担大同分公司的电话。从5月27日线上申请到31日拿到50万元贷款,前后只用了5天时间。老张激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真好,没想到在家动一动手指,扫一扫二维码就有人联系提供服务。直通车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在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位于长治市上党区的红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1700多亩,是当地规模较大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近几年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大棚由最初的35个扩建到目前的500多个,年营业额达4500万元,村民年收入翻了好几倍。然而,该合作社负责人老陈并不满足现在的成就,他想变原先单一的蔬菜种植向花卉、葡萄、草莓等利润高的经济作物转型,带领社员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想法有了,但流转土地、购买农资、新建大棚等所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使他犯了愁。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信贷直通车”为他带来了转机,在山西农担长治分公司和黎都农商行的密切配合下,他很快办理好了300万元的担保贷款,利率仅为6%,后期还有贴息。老陈兴奋地说:“想不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贷款,利率还这么优惠,有了农担和农商行的大力支持,我们村的致富路可以越走越宽广了!”
为了尽快给求“金”若渴的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送去“及时雨”,山西农担一方面积极携手政府部门和合作银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贷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在活动宣传上频频发力,提请在省财政厅政务微博平台上专门发布活动信息,协同合作银行一道通过微信客户群介绍具体活动流程,在山西农担微信公众号开设“信贷直通车”申请专栏,多措并举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经“信贷直通车”活动提出融资申请的40余位客户已累计获得担保贷款近3000万元。
据悉,下一步山西农担将继续推动“信贷直通车”更快更广地抵达广大客户群体,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信贷直通车”带领农民朋友快马驶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