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阳泉要闻推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045451
甘当脱贫路上的“授渔者”
——市纪委监委精准帮扶朱峪村脱贫纪实
编辑:毕超田    2019-01-09 16:44:05    来源:阳泉日报

“有事找队长和队员准没错!”平定县东回镇朱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岳峰元说。

岳峰元口中的队长和队员,指的是朱峪村的扶贫工作队。2015年,市纪委监委承担起对朱峪村精准扶贫任务,并先后选派文杰、耿素吉、田计明等驻村帮扶。朱峪村偏远闭塞、坡陡沟深、土地贫瘠,村里202户449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贫困人口164人。对于朱峪村的贫困,时任的第一书记在进村前做足了思想准备,但进村后的一切仍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于是,白天帮着村民收秋、了解情况,晚上和村干部一起汇总、比对方案,就成了第一书记常做的事儿。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承担帮扶任务的几个月后,市纪委监委一笔一笔绘出了朱峪村帮扶的精美“画卷”。

第一笔,玉露香梨勾底色,打造阳泉“梨村”

朱峪村有土地1017亩。村子偏远,保留了山区无空气污染、无工业废气、无污水排放的自然生态。玉露香梨是我省果树研究所近年来新培育的一个杂交品种,具有香、甜、酥、脆、含水量大等特点,被誉为中华名梨。如果把玉露香梨“嫁”到山沟沟,那可太好了。

2016年,朱峪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出发展玉露香梨种植产业。不少村民窃窃私语,岳峰元就是其中一个。他说,一方面,村里人习惯沿袭传统种植,不愿意尝试新产业。另一方面,种玉露香梨虽然收益高,可前期投入大、周期长,最少要五六年才能进入盛果期。在此期间,大家靠什么生活。岳峰元的顾虑,也是村里大多数人的顾虑。

既然村民心里有疙瘩,就得一个一个解开。随后,市纪委监委派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讲政策、算经济账,动员大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同时,市纪委监委还组织朱峪村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到“中国酥梨之乡”临汾市“取经”。学习归来,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带头返租土地种植玉露香梨,大伙儿的顾虑逐渐打消,这才把260亩、1.3万株两年生的玉露香梨小苗“嫁”到朱峪村。

2018年12月13日走进朱峪村,一棵棵玉露香梨树整齐排列。听村里人介绍,2016年种的小苗还不能结果,但2017年种的7亩、350株五年生的大苗,在2018年已经挂了果。听到有人走进梨园,正在干活儿的岳峰元停下手里营生,直说种玉露香梨是个好选择。

原来,五十出头的岳峰元因为缺技术、两个孩子在上学,一度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以前种地,一亩玉米净收益不过七八百元。如今,他把土地返租出去,一亩地能拿到300元租金,同时还能在地里干活,一亩地管理费600元。等将来玉露香梨挂了果,村里还会按一定比例给贫困户分红,岳峰元也有份,怎么算也比种玉米强。如今,在朱峪村像岳峰元一样把土地返租出去的贫困户共有39户,在田里务工挣管理费的共有29户。

第二笔,扫帚产业添重彩,补齐发展短板

种玉露香梨是朱峪村脱贫的支柱产业。然而前几年果树不挂果,如何保证村民收入和后续资金投入?市纪委监委多次邀请专家召开座谈会,又与朱峪村商量,共同定下了以套种地肤为主,兼顾土豆、中药材、黄豆、黑豆等为辅的短期发展思路。

地肤也叫扫帚苗,种子地肤子是清湿热的中药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以用来做扫帚。从2016年至今,朱峪村每年要套种地肤。2018年,村里14户贫困户和2户非贫困户共种植40多亩地肤。听村里人说,秋天时地肤枝叶变红,整个朱峪村成了一个红山沟,吸引众多摄影、户外运动爱好者专程前来拍照。深秋时节,村民把老株割下,压扁、晒干后扎成了2万把扫帚。

有了产品,如何畅通销售渠道?市纪委监委积极与市县环卫处等对接,通过“单位助销”的方式,帮贫困户的产品找销路。如今,朱峪村2018年产的2万把扫帚已基本销售完,贫困户每户实现增收3000多元。

第三笔,精细帮扶常点睛,民生工程暖民心

朱峪村党支部书记岳利庆说,村里产业落后,除了缺乏劳动力,基础设施差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村里的地多是条块地、且离村较远,以前每到秋收时节只能靠人先把粮食扛出来,再由驴拉回家。脱贫攻坚以来,市纪委监委帮扶村里硬化了机耕路,三轮车等能开到地边后,大大减轻了村民秋收的负担。“以前秋收得一个来月,如今半月二十天就收完了。”岳利庆说,市纪委监委还帮村里扩宽了通村路近3公里、整修河道100米、修建水窖11个,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村民口袋富了,脑袋也得“富”,日子才能过得有奔头。为此,市纪委监委修缮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起文化广场、成立流动图书站,村民在下地务农之余有了更多休闲选择。

说起市纪委监委对村里的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裴黑眼感受最直观:“俺家就住在文化广场旁边,离日间照料中心也不远。以前农闲没地方去,如今,有空了在广场上转转,中午去照料中心吃口饭,日子一天天过得挺有意思。”

如今,朱峪村在市纪委监委帮扶下脱贫“摘帽”。下一步,除了发展玉露香梨、地肤等种植,朱峪村还计划利用村里的美景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生活画卷正一天天变得绚烂多彩。(张泉东)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相关链接

手机黄河新闻网 我要啦免费统计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