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音视频
【山西人物志】张革:以火为墨三十载 以匠人之心展非遗魅力
编辑:赵晶    2019-11-28 01:03:55    来源:黄河新闻网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初春季节,在大同古城内一座古色古香的工作室内弥漫着淡淡的烧焦味道,今年51岁的画艺人张革正在检视自己刚刚完成一幅作品——华严寺里的露齿菩萨。

“从1985年迷上烙画,笔就没有停过,从一开始烫葫芦,到宣纸、丝绸,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张革笑着对记者说道。

上世纪80年代初,木板烙画风靡一时,人们在家具的门面上烫出各种图案,起到美化外观、装饰家具的作用。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4岁开始,张革就跟随父亲在家具上做起了烙画。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张革无意间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有人在葫芦上烙画,把人、花、鸟、兽等烙在了圆圆的葫芦上。这让正痴迷烙画的张革很是惊讶,同时也让他萌生了试一试的念头。从此,每天工作之余,他就开始研究葫芦烙画。

“我创作的第一件葫芦烙画是《蒙娜丽莎》,看到一只普通的葫芦经过自己的加工,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特别开心。刚开始自己做葫芦烙画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做好的作品大多都送朋友了”。

惟妙惟肖的人物、神气十足的骏马、活灵活现的鸟兽……当张革把一个个葫芦烙画送朋友时,得到了好友夸赞的同时,他带着自己的葫芦烙画走向了市场,由于价格便宜加上精湛的技艺,张革的葫芦烙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到后来有人告诉我在宣纸上也能做烙画,我遍开始在宣纸尝试,因为不知道什么样的宣纸能做烙画”。张革寻找了几十种不同材质的宣纸,可是都失败了,“宣纸里面有夹的塑料纤维,有的不是全麻料,还有的用的草,所以要尝试各种东西,哪个能用,出来的效果好,同样的手法,材料不一样做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张革向记者讲起了自己宣纸烙画的经历。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张革终于找到专用画山水画的两层的夹宣,然而用高达800多度的烙铁在宣纸上作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刚开始老是做不好,不是看不清,就是将宣纸烫个洞。”当时干劲十足的张革遇到了新问题,“一幅成功的宣纸烙画作品,不仅需要掌握好烙铁的温度,还要把握好速度和力度,”张革告诉记者。

烙铁为笔、丝绸为纸、烙印为色。张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烙画技艺,用一支小小“火笔”作画34年。方寸之间,人像、动物、花草,栩栩如生,奇美异常。

张革从一开始的木板烙画,到葫芦烙画、宣纸烙画,再到丝绢烙画,因为他的认真使他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创作的宣纸烙画《众仙祝寿》在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万件艺术珍品展”上,获得银奖;他的丝绢烙画《雄风》作品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奖。

“希望人们看到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产生的烙画更加丰富。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同烙画,更多的人欣赏到属于我们大同烙画的美。”前来跟张革学习烫画的学生很多,他格外留意其中的“有心人”。“只有真心喜欢这种手艺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张革说,“跟烫画打了一辈子交道,不希望这项技艺失传,传承民间技艺是我的责任。”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