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畜牧类>
山西产业扶贫产品展播:和顺肉牛
2020-05-15 16:55:20    来源:黄河新闻网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晋中市和顺县始终把黄牛改良抓在手上,经过40年的培育,“和顺肉牛”被确认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山区类群,牛群结构达到全国一流水准,形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牛繁殖群体,“和顺肉牛”平均体尺长、体重高,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经济性能优秀,深受农户及市场青睐。

一、产业发展整体情况

近年来,和顺县养牛业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养牛业为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养牛业在全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养牛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推进。截至2018年底,全县肉牛养殖基地达158个,牛存栏30336头,牛出栏20689头。

二、带动农户增收和贫困户脱贫情况

通过实施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模式,联结带动和促进贫困户增收。主要包括养殖企业、大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订单种植青饲玉米,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养能繁母牛、育成蛋鸡、提供种兔并定单收购给予补贴,对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秸秆捡拾打捆企业,以及运用“三贮一化”方法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的养殖企业、大户给予补贴。通过奖励补贴机制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促进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截至目前,肉牛产业带动全县养殖农户12300余户,户均年增收5600多元,其中贫困养殖户8100余户,贫困养殖户年均增收6300多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养牛产业化经营,引进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以肉牛屠宰加工厂为依托,推进肉牛高端产品开发。以管理在园、经营在社、股权在户为基本生产模式,推进合作经营,以构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管理先进、规模健康的现代养牛业生产体系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十企百区千户”养牛工程。建成德牧、天和、绿和、宏泰、银河湾等11个肉牛养殖龙头企业,185个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牧场20个。

四、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情况

和顺县黄牛品种改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地方牛,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遗传繁殖群体,肉牛产业逐步向“品种优良化、经营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和顺农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当家产业。2011年6月“和顺肉牛”被授予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和顺肉牛”的生产、规范、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和顺肉牛”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单位及联系人:晋中市和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竹林

联系电话:13834089961

[编辑:裴芬芬]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