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回放
重磅!山西推出“12条”人才新政 发出求才用才最强音
2020-06-03 17:11:53    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6月3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近期出台《山西省建设人才强省 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举措》,推出“12条”人才新政(简称“新政”),加力补上人才工作短板。

山西人才新政“12条”共分6个方面,既着眼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激励、服务六个环节,也考虑了人才关心的工作、事业、生活、人文四大环境;既有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也有针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既有对原有人才政策的优化细化实化,也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突破,还填补了一些政策空白。

“新政”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发出了重视第一资源最强声音。“新政”提出建立两个专项制度:一是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从今年开始,由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长就本地人才工作分别向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述职,省市县三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向同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述职,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国有企业向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述职。二是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主要通过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投入强度、人才数量结构、人才平台建设、人才发展环境等指标的考核,对各地各单位人才工作进行评价、予以奖惩,各市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由省委人才办考核,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国有企业分别由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考核。

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专项考核,意在发出山西重视第一资源的“最强音”,立起山西狠抓第一资源的“风向标”,督促引导各级党组织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第一位置”,由“一把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新政”提出精准引育急需紧缺人才,推动人才引育实现最佳效益。为解决我省高精尖人才匮乏的问题,此次人才新政提出两条改革举措:一是以项目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围绕科技和产业需求,按年度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采取“项目+人才”模式,有计划地精准引进急需紧缺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科技创业投资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二是精准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主要是针对高校反映强烈的团队引进中的分类认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科研立项、经费支持、薪酬待遇、服务保障等问题,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予以解决。

据悉,虽然各省市都有类似的办法,但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我省的政策既适用于省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也同样适用于本土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支持范围更广,政策更加灵活,真正构建起灵活开放的引才育才机制,让好政策发挥出最大效应。

“新政”激发企业引才育才动力,为企业引才育才提供最大支持。为加快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山西人才新政“12条”采取两条措施激发企业引才育才动力:一是提高国有企业人才薪酬。允许国有企业自主引进招聘人才、自主制定激励政策,引才投入视为企业当年考核利润。要求国有企业推行市场化薪酬制度,提高科技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薪酬水平,明确提出科技研发人员薪酬平均水平要高于企业管理人员。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引才聚才。一方面是用才机制上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的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入编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是引才资金上的支持,明确企业全职或柔性引进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通过中介机构引进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在省外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的,均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

“新政”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赋予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最高权限。山西人才新政“12条”提出对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模式进行重构性改革。一是自主制定用人计划。二是自主开展人才招聘。明确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可以在本单位编制总量范围内,自主拟定年度增人计划,自主制定招聘方案、实施招聘,组织人社部门不再统一下达增人计划,不再进行事前备案。明确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可通过直接考核方式进行,招聘范围、对象、批次、时间、地点及考核形式、内容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人员增减情况只需每年6月、12月向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即可。

针对各地各单位反映强烈的人才政策门槛过高、本地高校优秀毕业生留不下来的问题,山西人才新政“12条”明确,强化晋才晋用,不再将大学排名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也不搞学历“一刀切”,允许省内的本科院校按需择优招聘本校优秀本硕毕业生。

“新政”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给予本土优秀人才最强激励。山西人才新政“12条”提出,要改革优化人才计划,加大人才激励力度。继续大力实施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将其他引进培育类的计划纳入“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统筹实施,开展“百名高端领军人才引领行动”“千名拔尖骨干人才支持行动”和“万名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行动”。

人才支持激励方面,“新政”提出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配套奖励标准由目前的1:1提高到1:10。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单位,每个项目最高奖励额由6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对新当选“两院”院士、新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者,参照引进同类人才安家费标准,一次性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特殊津贴。

“新政”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人才服务保障最优环境。山西人才新政“12条”提出两条重要措施。一是组建人才服务机构,整合人社、科技、科协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人才服务相关职能,组建人才服务专门机构,建立人才服务平台,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二是解决人才现实问题,明确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实行计划安置,原属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实行对口安置;原在企业工作或无工作的,积极协调省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暂时无法安置的,由同级财政发放生活补贴。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就读中小学、幼儿园,首次入学可选择学校。

山西人才新政“12条”“含金量”十足,必将会对山西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编辑:侯津刚 ]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