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母亲河畔的中国>山东篇>
滨州:因黄河而兴 向海而生
2021-10-11 17:08:54    来源:闪电新闻

从今天召开的“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专场了解到,滨州是红色沃土,滨州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先后有20万子弟兵光荣参军、82万民工参与支前,形成了著名的老渤海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了城市血脉。

滨州因黄河而兴,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河宽滩大,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整合黄河资源,实施“幸福黄河工程”,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黄河农业园、黄河植物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正在加速跨入“黄河时代”。

滨州向海而生,在渤海湾拥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126公里海岸线,130余万亩沿海滩涂,渤海湾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项目已经进入实质实施阶段。同时,不断放大“虾贝虫藻鱼”特色优势,向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滨州是山东对虾的主产区,大家平时吃到的山东对虾,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

滨州既有绿水又有青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湾长制联动发力,连续14年实施林水会战,全市林木覆盖率到了31.8%。“十三五”时期,PM2.5平均浓度下降34.7%,空气优良天数增加32天。不仅有自然奇观贝壳堤岛、国家级森林公园鹤伴山,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好地方。

滨州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古色古香。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孙子、董永、范仲淹、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家名师都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成长,拥有吕剧、剪纸等9个国家级、35个省级非遗项目,魏氏庄园、龙华寺遗址等5处国家级、49处省级文保单位。(记者 王希)

[编辑:张旭]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