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全面建设清廉山西>
太原:专项清理护好群众利益
2022-03-02 10:30:00    来源:太原市纪委监委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41名公职人员完成清退,清退金额达2697.35万元。”这是太原市纪委监委开展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享受村(社区)福利、与民争利专项清理工作的成绩单。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太原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享受村(社区)福利、与民争利专项清理工作,通过前期严明纪律要求引导自查自纠、中期严格督促检查发挥查处威力、后期强化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等措施,专项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摸清底数,统筹谋划推进

“他们都抱着公家饭碗,咋还惦记着咱村里这点福利?”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在小店区调研情况时,北格镇北格村一位村民这样说道。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特别是城中村改造进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福利待遇逐年提高,一些公职人员以各种理由将自己或亲属户口迁回村(社区),违规享受村民福利待遇,严重侵害村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去年2月,太原市委收到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明确指出太原市个别县(市、区)存在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享受村(社区)福利、与民争利问题,要求太原市认真排查、深入整改。市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整改任务,要求市纪委监委牵头做好整改工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市纪委监委利用4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了解,认真摸排梳理,充分掌握具体情况。

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发力

“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享受村(社区)福利、与民争利问题,就是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我们必须动真碰硬,确保查纠整改到位。”7月7日,太原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享受村(社区)福利、与民争利专项清理工作动员部署大会,正式启动专项清理并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市纪委监委督促公职人员在规定时限内申报清退,并积极推动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横向协同、各县(市、区)纵向联动,通过严明纪律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障专项清理有力有效深入推进。

“看到单位文件和媒体上的宣传,我就主动向单位申报,及时向组织说明问题。”太原市某市直单位公职人员在收到清退文件通知后,主动将违规享受的房屋拆迁款和节假日福利共计25.4万元全部上交。

专项清理开始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其如实说明具体情况,主动在规定时间内退还违规享受的福利,全市共有90107名公职人员填报了个人申报表。

“领取的米面油是怎么退还?”

“我在成为公职人员之前领取的福利还需退还吗?”

……

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与民争利问题,产生时间跨度较大、包含因素复杂多样、涉及政策规定多,为确保“一碗水”端平,实现精准纠治,对此专门成立了由市纪委书记为组长,市公安局、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多次座谈讨论,专门制发工作导则对“违规领取土地补偿款、征地补偿款”、“违规领取村民日常及节日福利”等7种清退类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引导,工作专班也对来电来访的具体问题认真研究讨论,回复相关咨询100余次。

查改并举,堵塞制度漏洞

在做好公职人员自查自纠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还专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两个市级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抽查了6个市直部门和26个整改任务重的村(社区),确保专项清理高质量推进。对于申报后,未及时清退的公职人员,工作专班采取电话提醒、当面约谈等方式督促150余人次,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

针对专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将公职人员违规领取村民福利待遇的重点区域、重点部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严防严惩“死灰复燃等问题”。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建章立制、补齐漏洞制度规定,特别是牵头指导村(社区)落实好公职人员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规定。目前,建章立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食禄者不与民争利,公职人员回迁户口从老百姓碗里分‘一杯羹’,影响和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和作风,啃食的是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决防范和纠正。”太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学史力行、为民办事作为终身课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编辑:裴芬芬]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