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 近年来,壶关县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思想“补钙”、能力“充电”、班子“升级”、服务“承诺”、头雁“引领”、典型“助推”、管理“护航”、制度“保驾”,筑强堡垒,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用“思想”强化“支部定力”。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中,基层党支部都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立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做到“上级有部署、组织有号令、支部有行动”。
用“调配”合成“支部活力”。坚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不看眼前看长远,不留后路不将就”,换届年“大动”,非换届年“小调整”,着力“提高支部站位、拔高支部思想、提高支部把控力”。通过调配,实现“高线选人、底线要求,学历提升、年龄下降,让创新路子的上来、守旧摊子的下去”“六个一”目标。全县10个乡镇279个村支部、433个机关支部、企业事业单位支部实现晋级、升位。
用“头雁”壮大“支部功力”。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农村干部任期“三变五”、年龄“大变小”、学历“低变高”的要求,壶关县坚持调优与配强同步、审查与研判同步、摸排与整顿同步,严格人选资格条件,精准分析研判,逐乡镇、逐重点难点村分析研判,严把人选质量关,严格标准“择”,联审联查“筛”,从中发现“好苗子”,选出“强将”,储备“精兵”。
用“服务”凝聚“支部合力”。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712个支部牢牢锚定“群众满意”这个“总标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连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联系户”,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协调,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扶。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不断拓展党员群众沟通途径,畅通交流渠道,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印制便民联系卡,公开服务内容、服务电话、办理地址,方便有需求的群众能够及时与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把服务的主导权交给服务对象,对群众因特殊原因无法在工作日办理的服务事项,在非工作日内提供职责范围内的“预约服务”,提供“上门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大事难事“解民忧”、日常生活“安民心”、爱心捐助“暖民心”、疫情防控“舒民心”,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痛点”变“亮点”,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党组织成为群众“主心骨”,党员成为群众“贴心人”。
用“典型”激发“支部动力”。为提高支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党员“思想上向先进看齐,行动上向榜样看齐,担当上向事业看齐”,壶关县每年都在全县范围内挖掘、选树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广大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服务群众活动中。选树了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程玉珍,山西第一个“七彩村庄”——石坡乡南平头坞村党支部书记郭志强等6名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优秀农村带头人”,每月为他们发放2000元特殊补贴,为全县农村干部树立了“工作标杆”。“工作标杆”的树立,做到了“让吃苦的‘吃香’,实干的得‘实惠’,埋头的‘出头’;为德才突出的设立‘超车道’,为实绩突出的提供‘快车道’,为踏实肯干的设置‘加油站’”,为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坐标系”和“参照物”。
用“践诺”增强“支部助力”。连年组织开展了“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党员立足岗位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承诺语,内容实在,可操作性强,并针对各自承诺事项,明确履诺措施,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承诺书由每名党员签名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承诺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时刻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形象,践行初心和使命。承诺虽短,却常常成为党员努力前行的力量。为把承诺践诺落细落小、落到实处,所有党员时时勉励,刻刻提醒,努力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在工作作风、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实现明显转变。支部负责对党员兑现承诺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用“管理”提升“支部能力”。坚持备案管理在先。坚持村党组织书记个人档案乡镇建立,县委组织部备案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个人档案。硬性标准在先。上级党委与所属基层党支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学习教育、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细化考核指标,确保支部工作落实落细。警示教育在先。县乡纪检部门逢年过节向党员推送廉洁短信,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注重强化典型案例学习,用一些严重违纪案例警示党员干部珍惜荣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导向树立在先。优先推选有作为的党员为“两代表一委员”,让其在政治上有“奔头”、在工作上有“劲头”。
用“制度”规范“支部效力”。坚持把“三会一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基层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使党的声音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一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所在党支部、到包保联系点讲党课,强化党性教育。落实民主集中、集体决策等制度,涉及“三重一大”方面的内容,必须经过讨论研究、集体酝酿、会议通过。从严从实开好组织生活会,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支部书记带头查摆检视问题,分析存在原因,安排下步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党支部的政治站位、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用“学习”提升“支部内力”。全县712个支部都按照上级党委部署,按照“分类提要求、分类搭载体、分类抓重点”的原则,区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内容安排、组织方式,依托“壶关党建网”、工作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引导推动广大党员及时学、跟进学、动态学。(作者:山西壶关县委组织部 崔前军 邹艳娟 侯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