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清明>
老太原清明节的“柳文化”
2022-03-31 16:48:22    来源:山西日报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杨柳是柳树的尊称,“插杨柳”则是清明习俗里的一份寄思情愫,如同陆游诗中所述之广的“家家”范围。在老太原的清明节里,杨柳鲜活的禀赋令人神思所往,除插柳之外,还有赏柳、戴柳、折柳、挂柳……柳成了清明节祭祖与踏青的美好寓意,展现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柳文化”。

老太原清明节与杨柳的不解之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一段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历史: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当上晋文公以后,介子推便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感恩心切,烧山欲逼他出来受封,介公不肯,和老母双双被焚于一棵大柳树下。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重上绵山祭拜介公,竟发现与介子推母子同难的那棵柳树枯枝发芽,死而复生,于是赐封其为“清明柳”。清明由此与柳树结缘了,清明节里的杨柳也被赋予了“故园肠断处”的情感色彩。绵山地界在东汉之前隶属于太原郡,于是借柳寄情、追根祭祖等一系列清明习俗从太原向周边区域广为流传开来。

插柳,是清明节里的一项美好祈愿,有门上插柳、坟头插柳等方式。老太原人认为在门上插柳除了纪念介子推外,还可以辟邪驱疫,就如《齐民要术》里记载:“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此说可谓是老太原人最简易的一种免疫“告示”: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蚊蝇虫害开始复醒,防治不当就会引起疫病流行,在落后的农耕时代,防“鬼”其实就是防疫的祈愿。

也有人家把柳枝插于门楣或屋檐下,观其枯嫩以预测天气的阴晴变化,这源自老太原的一句“柳谚”:“清明晒得柳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麸”,柳枝充当了一件简单的气象预报工具。此外,插柳也兼有“以迎元鸟(燕子)”的乐趣。

太原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柳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入土即活,插到哪里就活到哪里,因此清明插柳类似于今天的“植树节”。太原诗人白居易就偏爱植柳,他的诗词《东溪种柳》堪称一部“种柳教学指南”:“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诗中的“乘春”即是清明前的日子。诗人趁着清明时节的暖暖春意修剪柳树,将砍斫下的枝干裁截成段,挖坑种植。在杭州刺史任上,白居易更加痴迷于“插柳”植树,对西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遍种杨柳荷花,将西湖打造成人间天堂。可见老太原人插柳不图虚名,实实在在,这与史载中的“美在淳朴,良在勤苦”的务实精神完全相吻。

赏柳,是清明节里踏青健身的一项活动。其实早在清明节前夕,老太原人就踏青赏柳了,“五九六九,顺河看柳”,就是老太原的一句“春游”谚。赏柳原本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的一项娱乐活动,因上巳、寒食等与清明的日子相近,后来逐渐集于清明节踏青赏柳了。白居易的“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诗句,描述了人们用柳条或柳叶做成柳笛,吹出清明的欢乐之声。当年老太原人踏青赏柳的地点多选择在西城墙外面的汾河之畔,因为人们信奉“水生万物”,水有微阳之气,可消除不祥。

最早有记载的汾河赏柳打卡地就是现在金刚里西边的柳溪街一带。清代成书于太原的一部著名小说《花月痕》中曾有记叙:“柳溪在太原城西一里,汾堤之东。宋天禧中,陈尧佐知并州,因汾水屡涨,筑堤周五里,引汾水注之,旁植柳万株。……每岁上巳,太守泛舟修禊,郡人游观于此。”可见,宋初上巳这一天,老太原人就在柳溪举行过盛大的“全民春游节”活动,州府官员泛舟湖面游赏,百姓们也结伴而来,尽情在柳溪玩乐。一边是汾水滔滔,一边是杨柳青青,游人流连忘返。

清末,位于现今龙潭片区的绿柳巷曾是一片柳树林,相传1912年有河北人来太原谋生,迁居此处后继续广植柳树,一度绿柳成荫,为区别于老城中心的柳巷名称,故起名为“绿柳巷”,后又衍生出绿柳头条、绿柳二条及绿柳东巷等多条“柳街”,民国期间是城北墙根内的赏柳佳地,诗意融融。

戴柳,承载着“枯木逢春”的希望和梦想。传说晋文公赐封“清明柳”时,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后人即将清明里的柳树寓意为“枯木逢春”的吉祥,又因为“柳”“留”谐音,所以清明的柳枝发芽就让老太原人认为好运到了,要“柳”住好运。在清明时节门前插柳的同时,就有人家把柳枝编成环状戴在头上,寄寓着长命百岁,留住好运和福气,特别是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把柳枝戴在头顶也寄寓着枯木逢春,祈盼身体康复。

当年的李唐王朝似乎颇为钟情清明节,在太原起兵时,俗称“太原公子”的李世民就曾赠属下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应与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有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此诗历来令清明时节的人们情绪惆怅,但在老太原人的情怀里,融入了“柳文化”的清明节,却是将庄严的祭祀与轻松的娱乐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太原版的《清明上河图》。(彭庆东)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