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最闪亮的坐标】​刘胡兰精神——信仰的力量
2022-04-01 09:11:44    来源:黄河新闻网

编者按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既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全民族寄托共同的哀思,祭奠英雄、缅怀先烈的日子。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评价英雄。在今年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中共山西省委讲师团共同推出最闪亮的坐标——“坚定不移跟党走 革命精神永相传”主题网络宣讲活动。宣讲讲述的英烈英模,有著名的抗日英雄,有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有血沃抗美援朝战场的全国战斗英雄,也有在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亲兄弟。讲述者们,他们既是英雄的至亲,又是英雄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人。让我们在他们的讲述中重温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


本期讲述人物:刘胡兰  宣讲人:刘军祥

刘胡兰

刘胡兰,女,1932年生,原名刘富兰,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6年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7年8月1日被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年参加儿童团,1945年参加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精神——信仰的力量

宣讲人:刘军祥

我叫刘军祥,刘胡兰是我的姑姑。姑姑的故事从我奶奶开始讲,然后到我父亲,而今父亲年迈,这个使命和重担就交到了我的肩上。

1932年10月8日,我的姑姑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在那样一个动荡岁月中,爷爷给刚出生的姑姑取名为“富兰子”,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姑姑在家里特别懂事也特别勤快,邻居们都夸爷爷生了一个好闺女。每次爷爷收工回来,姑姑就会等在大门口迎接,帮着打水、递毛巾,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用草将铁锹、锄头上的泥土细细地擦干净,然后把它们立到墙根上。

可惜这样温馨的画面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姑姑六岁那年,文水县城被日军侵占。村里包括爷爷在内的好多壮劳力都被抓去修炮台、做苦力,遭受着惨痛的折磨。有几次爷爷因为不堪折磨想逃跑,但被抓回来又是一顿毒打,身上总是伤痕累累,遍体鳞伤。这些都深深地刻在了六岁姑姑的心中,日本鬼子的惨无人道,地主富农的剥削压榨,都让她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公、黑暗的吃人世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担任了第一任县长。顾永田在文水县,除了扩大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之外,还十分注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当时,共产党这个特殊的名字就在姑姑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年轻有为的顾永田县长也成了姑姑崇拜的人。

那时我们村也办了抗日小学,姑姑在这里结识了妇女干部吕雪梅、石世芳,敌工站站长刘芳以及做地下工作的许多革命者。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和党员的熏陶下,姑姑从一个憧憬进步的少年逐步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她主动加入儿童团,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站岗放哨、传送情报,村口处、槐树下、地头边,都留下了姑姑战斗的身影。

1940年的春天,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顾永田在一次指挥伏击扫荡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他的倒下让姑姑在心里树立了一个念头——向英雄学习,立志做一个像顾县长一样的人。

1944年,姑姑得知敌人要对东堡村进行扫荡,当时东堡村的霍转兰同志是妇救会秘书,因工作需要,家里藏有许多重要文件,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姑姑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抢在敌人扫荡前见到了霍转兰,将藏在炕洞的文件全部烧毁,确保了她的安全。

1944年夏天,抗日民主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姑姑又主动承担起了侦察任务,时刻留意刘子仁的行踪,抗日民主政府最终将作恶多端的刘子仁处决。

1945年1月,为了反抗敌人的抢粮暴行,当时要夺回下曲镇日伪据点里的粮食。从日本人手里夺回粮食,这相当于是虎口夺粮啊!这次的行动很多妇女也不甘落后,姑姑和村里的十多个妇女也参与到夺粮大军中。

1945年,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党组织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年轻干部,其中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妇女干部。因为年纪尚小,姑姑的奶奶,也就是我的曾祖母,坚决不同意她去参加。谁料,报到当天,拿定了主意的姑姑约上陈玉兰、金仙等好友悄悄离开了云周西村直奔“妇训班”所在地贯家堡。负责妇训班的吕雪梅经不住姑姑的软磨硬泡,最终让姑姑留在了“妇训班”。

因为环境特殊,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固定的宿舍,就在老乡家的土炕上铺一层席子便睡。没有教室和桌椅,就在草房和打谷场上课。为了应对敌人扫荡,妇训班还必须准备随时转移。生活的艰辛和敌人的侵扰让很多学员感到身心疲惫,打起了退堂鼓。这让姑姑十分气愤,姑姑说:“怕就不要来闹革命,学习还怕吃苦,往后做工作,咋办?”姑姑坚定的话语也鼓舞了懈怠的学员,她自己也如饥似渴地吸收老师们传授的知识。党组织的教诲,愈发坚定了姑姑的革命信念,政治上的逐步成熟也让她认识到了唯有革命,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姑姑的表现和努力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1946年6月,在石世芳、吕雪梅的介绍和培养下,姑姑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我想,入党宣誓的时候姑姑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她盼这一刻已经很久了。那一刻成了姑姑革命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她变得更为勤奋努力,在担负起村妇救会秘书的工作后,天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工作上。先后组织妇女办冬学、完成纺棉任务、协助开展调剂运动,动员长工刘马儿批斗地主石延璞,为完成做军鞋任务勇斗二寡妇等。

姑姑越是勤奋努力,曾祖母越是担心。曾祖母临终前还在牵挂着姑姑:“……胡兰子,你要能不再出去乱跑,奶奶就是走了,也就放心了……”老人留下的话并没有动摇姑姑心中坚定的革命信念。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疯狂地进攻,“白色恐怖”笼罩文水。组织上计划把一些身份暴露、不便于隐蔽的干部分批转移上山,姑姑也名列其中。但她却主动提出:“我要求上级把我留在平川,我人熟地熟,能够坚持。”县委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姑姑留在平川继续坚持战斗的申请。

严峻的革命形势下,姑姑和许多同志随时都有被抓捕的危险。当时正值冬天,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转移,经常是昼伏夜出。刺骨的寒风和艰辛的夜路给行动增添了更多不便,有时候找不到藏身的地方,就只能躲在墓穴之中。重重困难也锻炼了姑姑钢铁般的决心和意志,积极奔走在各个村庄,把上级指示、标语以及传单等传递到各村的地下党组织,并配合二区队员处决了作恶多端的伪村长石佩怀。

然而,没料到处决石佩怀引起了反动派极大的恐慌和仇恨,敌人谋划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姑姑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

1947年1月11日深夜,姑姑接到上级通知,要她离开云周西村,由组织派人接她上山。可是,第二天拂晓,姑姑还没来得及动身,盘踞大象镇的敌军约一百余人,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一挺挺机枪封锁了村庄的各个路口,护村堰上布满了哨兵,敌军押解着两名革命群众来到村南的观音庙。

敌军特派员、“大胡子”张全宝命令敲锣,召集全村群众到庙前开会,一家只准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论处。

听到锣声,姑姑和全家人都意识到敌人这次突然袭击的严重性。奶奶让姑姑去村民家里躲避,但是为了不连累更多乡亲,姑姑放弃了躲藏的机会,随着人群向观音庙走去。

庙前的场地上,已经站满了被敌人逼来开会的人们,还有敌人已经抓捕的其他四名革命群众。

敌人中已经有人认出了姑姑,威胁利诱她去“自白”。姑姑轻蔑的瞪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姑姑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正等待着她。她悄悄从手指上卸下指环,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又从另一个衣袋里摸出一个空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妈妈。

观音庙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人群,三口锋利的铡刀也被抬了过来。敌人扑进人群,把姑姑抓进庙里,开始审讯。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审讯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敌人开始了残忍地屠杀。六位革命群众先后被敌人用铡刀残害,面对这惨烈的一幕,乡亲们已经不忍再抬头,有的闭上了眼睛,有的背过脸低声哭泣,恐惧、愤怒和仇恨在阴冷的空气中膨胀着、蔓延着。浸满鲜血的铡刀旁,只剩下了姑姑一个人。

敌特派员张全宝说:“现在轮到你了!你要死还是要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面对敌人的威胁,姑姑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说吧,我咋个死法。”姑姑一面怒斥着敌人,一面安慰着自己的亲人,她深情地望着人群中的父亲母亲、妹妹,还有她的战友和乡亲们,昂首挺胸,迈过战友的遗体,从容地走向了还在淌血的铡刀。

当时匪徒可能看着姑姑年龄小,在她脖子上放了一些谷草,想减轻铡刀铡下去的痛苦,但是宁死不屈的姑姑,拿起谷草就扔到了一边。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不满十五岁的姑姑丝毫不惧死亡的威胁,满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走向了世界的另一端……

姑姑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像样物件,不足十五岁的她,面对敌人时只有凛然地微笑,她的最后一句“我咋个死法”,叩问着无数人的内心,也让我思考半生。

姑姑牺牲后不到三个月,中国共产党晋绥分局追认她为正式党员。姑姑没有等到正式入党这一天,但她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主席听了姑姑的故事后,挥笔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当年的云周西村,现在叫刘胡兰村。姑姑的纪念馆就建在村里,她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葬于斯。姑姑的生命只有短暂的十五年,但那是生命怒放的十五年,真的是“生的伟大”;而面对牺牲,她是那样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真的是“死的光荣”。

她不仅是吕梁的英雄、山西的英雄,更是整个民族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翻开中华民族的漫漫史册,每一卷都有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厚重记载,每一页都有中华儿女的奋斗足迹。正是他们舍生忘死铸就了血肉般的钢铁长城,铺就了新时代建设的深沉底色。

姑姑的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然后交给我的下一代,一代一代将姑姑的故事,将刘胡兰精神弘扬下去、传承开来。让红色基因融入更多人的血脉、植入更多人的灵魂,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和行动自觉,这就是我对姑姑最好的纪念,也是我们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记者 侯津刚 钱龙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