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最闪亮的坐标】李光明,定格在24岁年轮上的一朵花
2022-04-01 11:46:29    来源:黄河新闻网

编者按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既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全民族寄托共同的哀思,祭奠英雄、缅怀先烈的日子。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评价英雄。在今年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中共山西省委讲师团共同推出最闪亮的坐标——“坚定不移跟党走 革命精神永相传”主题网络宣讲活动。宣讲讲述的英烈英模,有著名的抗日英雄,有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有血沃抗美援朝战场的全国战斗英雄,也有在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亲兄弟。讲述者们,他们既是英雄的至亲,又是英雄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人。让我们在他们的讲述中重温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


本期讲述人物:李光明 宣讲人:成俊秀

李光明

李光明,女,1925年生,吕梁市文水县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二区“妇救会”主任。1944年,策划组织了西社村“夺粮”斗争。1947年4月,在土改运动中被俘。1949年4月7日,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4岁。

定格在24岁年轮上的一朵花

宣讲人:成俊秀

我叫成俊秀,任职于太原科技大学,是今天宣讲的主人公李光明的侄外孙。我想,这个关系,大家一定会觉得很疏远。就连我自己,曾经也这么认为。

李光明是我姥爷李光辉的二姐。大学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家中还有这样一位长辈。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姥爷没有兄弟姐妹,那时候,常住姥姥家,但从来没有他的兄弟姐妹上门。然而,上世纪80年代,突然从北京回来一位叫李光清的老人,让我叫老姑,才知道是姥爷的姐姐。而且,这个姐姐很不一般,她1936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深秋的一天夜里,她不顾家人反对,越窗逃出家门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学习的三年间,还和毛泽东主席在一起开过党小组生活会。76岁的一生,始终为党的事业尽职尽责。据村里了解她的老人讲,她就是刚毅坚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性格。

我上大二的一天,突然收到一份书稿,是老姑大女儿转来的,让我当面请教姥爷,校对其中关于《李光明传略》的内容。

李光明?她和我的姥爷李光辉、老姑李光清是什么关系呢?迫不及待问过母亲,才知道她是老姑的妹妹,姥爷的二姐,我的二老姑。

之后,我捧着那份书稿,将二老姑的事迹,一字一句念给神情凝重的姥爷听。也是从那份书稿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李光明这位长辈以及她伟大的故事。更知道了,她的人生定格在最美好的24岁。

李光明,我的二老姑,是一位烈士。

我的家乡是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名字。姥爷从小就给我讲述刘胡兰的故事,姥爷家与刘胡兰家隔着一条路,姥爷和刘胡兰又是同年出生。小时候,坐在姥姥家的炕头上,就能看到纪念馆内刘胡兰伟岸的雕像。

每年的1月12日,刘胡兰纪念馆人群聚集,因为这一天是刘胡兰就义纪念日。那时候,我奇怪的是,白天刘胡兰纪念馆举行过隆重的纪念活动后,许多人会在晚上聚在姥爷家,围坐在灶台边,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继续说啊,聊啊。

那时因为年龄小,并不关心他们在聊什么,只跑去问母亲:“这些人,为什么年年这一天都会来姥爷家聊个没完?”

母亲告诉我,他们都是当年与刘胡兰等先辈们一道参加革命的前辈。

恍然大悟。英雄刘胡兰背后,其实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只是那时候不知道,其中就有我的二老姑。

二老姑李光明1925年4月出生在祁县三合村季家窑一户贫民家庭,家中无房无地,靠租房度日。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老三。“七七”事变后,日寇飞机轰炸祁县城,无法安身,全家背井离乡逃难到文水县云周西村,和刘胡兰成了邻居。

后来,二老姑的姐姐李光清,冲破家庭阻力毅然参加抗日游击队一事,对二老姑影响很大。于是,1941年,年仅16岁的她也离开家门,到交城县永田中学读书。这是由晋绥八分区党委主办的一所共产党青年干部培训学校。在这里,二老姑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懂得了更多革命道理,完成学业后先后被分配到西城村和西石侯村工作。那时,她的身份是小学教师,实则是在完成地下党组织交给的革命任务。

1943年,年仅18岁的她因表现突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被任命为二区“妇救会”主任。

1944年,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百姓的粮食,都被抢进日军仓库。马上要过年了,但家家锅里几乎连一粒小米都找不到,眼看很多人因断粮而生病,甚至饿死!决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粮食落入敌口,而饿死种粮人啊!二老姑和几位负责同志急在心上。于是,在中共文水县委的部署和领导下,他们积极策划与组织了西社村有名的“夺粮”斗争。

1944年腊月十四日晚上,天寒地冻,众百姓却摩拳擦掌,热情高涨。这些普通的村民,就如同战士要去打一场仗那般充满激情。为避免暴露身份,他们听从安排,不带“良民证”,更不拿字条。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因此有些村民起初是犹豫的。为打消人们顾虑,二老姑率先动员了自己的父亲与大弟参与。在她的带动下,队伍越来越壮大。那天夜里,他们采取了“声东击西”法,文水县武工队、县大队、游击队和民兵,配合六支队主力,向毫无准备的敌人开了火。完全摸不清状况的敌人只能龟缩在碉堡中不敢出来。这时,早有准备的200多名群众、20多辆大车,在有序的组织与带领下,在隆隆的枪炮声中,潮水般向着粮仓涌去……从夜里到黎明,5万多斤粮食被顺利夺回。又趁着夜色,一一藏于柴火堆、地道中、泥土里。

天亮了,大批日本鬼子如他们之前预料的一样,发现丢了粮食后,上午时分汹涌地开进云周西村,开始挨门逐户搜查。期间尽管有些人家隐藏的粮食差点被发现,但群众还是用自己的智慧有惊无险化解了。两天之后,日军一无所获,灰溜溜离开。

1945年春节,百姓不仅有了粮吃,还用粮袋子缝制了衣服,欢欢喜喜过了个好年。人们高兴地说,“西社一仗,救了文水一半”。

这年10月份,县委为培养农村妇女干部,决定在贯家堡开办“妇训班”。二区的刘胡兰等几个青年妇女,在二老姑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四十天的培训。通过学习,几名青年妇女思想觉悟有了显著提高。1946年夏天,二老姑又带领她们参加土改,以昂扬的激情与斗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

1947年4月,中共文水县委决定,二老姑等四人进驻文水县七区马东村,进行土改。当时的斗争形势你死我活,二老姑一行人总是白天黑夜连轴工作。那时候,敌人常常在各村展开搜查。为避免暴露,二老姑他们总是在结束一天工作后,连夜转移到另外一个村庄。但那天,他们实在太疲劳了,就想着睡几个小时后再转移。

临睡前,他们还特意嘱咐房东,鸡叫时一定将他们喊醒。凌晨时分,房东喊醒其中一名同伴赵友三。没想到的是,极度疲惫的他很快又睡着了。拂晓时,枪声响起。被惊醒的他们才发现,村子已经被敌人包围。不能束手就擒,几人迅速商定,分头突围,没想到慌乱中跑进一条死胡同,全部被俘。

敌人检查时,发现只有二老姑身上没带任何武器,而且身穿农妇服,操一口当地口音。因此当天下午其他三人被杀害时,二老姑侥幸留了下来。

二老姑没有被杀,却并没有因此而逃过一劫。敌人将未弄清身份的她押到文水县城,之后又转押到太原绥靖公署特种军警指挥处囚禁。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随军进入太原的老姑李光清之前便听说了妹妹被关在这座城市,便满城打听,最后找到了精营西边街四十五号特种军警指挥处。没想到,到手的一份被害人名单却让她悲痛欲绝。原来,就在太原解放前的4月7日,她的妹妹、我的二老姑终究还是被残忍杀害。

名单上李光明三个字,深深刺痛着老姑的心。她擦干眼泪,开始查找杀害妹妹的凶手。结果发现,主犯梁化智已经自杀。后经其他拉运及埋葬牺牲同志的人证实,二老姑一行人当时从狱中被带出,拉至大东关五龙口的坡上杀害后,与同时被杀的四十多人一起埋入一个大坑。

那一年,二老姑李光明刚刚24岁,正是如花的年纪呀!

直到1950年清明节,二老姑的遗体才被家人从五龙口找出来。尽管只剩下尸骨,然而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二老姑被反剪双手,一根罪恶的绳子,紧紧勒在脖子上。

曾多少次想,二老姑在狱中的两年时间,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一副柔弱的身躯,又是如何经受一次又一次酷刑的?

多年后与姥爷的二弟李光远聊天时,他说当年刘胡兰遇难时,12岁的他就在现场。他亲眼看到,敌人在刘胡兰面前连续铡了六位同时被捕的革命同志后,再次问她“你说不说”时,刘胡兰高喊了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便从容躺在铡刀下。

作为刘胡兰的战友、好姐妹,二老姑在两年后被杀害时,一定也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在狱中,面对敌人一次次残酷折磨、威逼利诱。她必定是昂首挺胸,宁死不屈。

我的二老姑李光明,同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也曾许多次想,我的二老姑,当年长什么样子?姥爷去世后,母亲拿回一袋资料。打开后,发现里面珍藏着李光明的“光荣纪念证”,以及不同时期的两张照片。稚嫩而圆圆的脸庞、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一份纯真与温和,达肩的齐发是她学生时代的模样,另一张是她参加革命之后,留着像男孩子一样的“八路半”发型。二老姑,就以这样青春而坚贞的形象永远留驻在我心间。

前段时间,本次宣讲通知下达到太原科技大学时,我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领导找到我,惊讶地说:“俊秀,原来你有这样伟大的前辈,可我们从来没听你讲过啊!”

是的,尽管上大学便知道了二老姑的伟大,但我从来没有说过,只把她的事迹深深铭记在心,影响并修正着自己的言行。

我深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立德树人,才是本分。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与真理,塑造生命与灵魂。因此留校17年来,我始终坚持立德先树人、树人先树品,在传授知识之外,更努力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曾经的陌生人、我的二老姑李光明,越来越成为我的精神引领者,她的气节与精神,也将通过我和我的后代,接力传递下去。

我的宣讲完毕,谢谢大家!

记者 侯津刚 刘亚男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