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张李鹏 通讯员张维)初秋,行驶在翼城桥上至西闫旅游公路上,放眼望去,山路蜿蜒、峰峦起伏、群山巍峨,各种珍贵树木矗立两旁……20多公里的山路上,沿途美景尽收眼底。
随着翼城桥上至西闫旅游公路全线的贯通,桥上至西闫的车程由原来沿县道S331绕行约3小时缩短至直达半小时,这条路在为翼城勾勒出“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美景之外,还承载了沿线群众致富的希望与梦想。
这条最美乡村旅游路,是一条精品特色之路,也是一条打通乡村振兴“筋骨脉络”的发展之路,将成为助推翼城县经济发展的一条“黄金走廊”,让沿线百姓享受旅游公路带来的红利。
翼城县的希望之路
“新路就是好走!”侯过良说,以前村里的路宽不到三米,遇到雨雪天就变得泥泞无法通行,劝退了许多想要来西闫镇四圣宫与舜王坪景区观光的游客。把优美风景转化成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资源,是西闫镇西闫村村主任侯过良最大的心愿。
要想富,先修路。西闫镇西闫村是当地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每年西闫镇香菇基地出产的香菇等优质农产品,因为路不好很难运出去。新路修好后,村民就可以直接将农产品拉到县城去卖。这条旅游公路成为当地百姓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侯过良说:“路修好了,村里发展的思路一下就通了!围绕这条旅游公路,很多人都开动心思,有几家还买了汽车,准备做生意!”
披荆斩棘的拓荒之路
一路上,绵延的苍翠与远处山脊线交相呼应,山川之间郁郁葱葱,犹如一幅幅油画。在这些美景的背后,洒满了当年参建人员的血汗。
“我们要延续‘太行精神’,打响施工‘第一枪’,为后续工作开展抢得先机,赢回宝贵时间。”两年前,项目总工宋子厚和施工员们初踏这片“荒芜之地”,准备大干一场。
施工点山势险峻,施工难度大,筑路材料运输困难,不畏艰险的山西路桥人硬是在高山崇岭间开凿出了一条数公里长的公路。部分工点山高路陡,道路又窄,针对坡陡、弯急的山路特点,施工队不仅对转弯处路面进行了加宽,还对路面外侧进行加高,使路面向山体一侧倾斜,提高了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锱铢必较”的环保之路
路基施工周边土壤层十分薄弱,掩埋着大量砂砾石,在这里进行边坡开挖时,管理员变得“斤斤计较”,工人们也养成了用大型机械做精细活的习惯。翼城县森林覆盖率达32.1%,春秋季节,进入森林火灾高发期,一旦失火,林区损失不堪设想。
对此,施工单位自发成立了义务防火护林队,在施工地点周边设置“护林防火”警示牌,创建“无烟”施工区,在工人休息区设置集中吸烟区,并设专人管理,定期对管段30公里范围内林区进行安全巡查,捡拾生活垃圾。
尽管公路还没开通,作为专职安全员和护林队员的王锐钢,已经在这一段路上来回走了不下300余次。
大到施工弃土、废弃混凝土,小到铺设沥青产生的废料,项目部始终秉持工完料尽、场地整洁的作业方针,通过严格的举措确保不对周边一草、一树、一湖造成任何污染,用实际行动维护翼城县的生态环境,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和谐共赢。
眼下,山坳深处那条颠簸的“黄泥路”,已然变成了平坦的旅游观光路和当地村民的“致富路”。曾经的出门难、行路苦,都将随着这条旅游公路的落地使用而被彻底改变。届时,游客们将在这个“山路十八弯”里尽情徜徉;当地特色农产品,也将被装进一辆辆自驾游小汽车的后备箱,驶出翼城,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