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繁峙县就业帮扶第42车间里,姚林桃制作公文包。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9月19日,在忻州繁峙县就业帮扶第42车间里,干练的姚林桃正和女工们赶制一批公文包。
今年35岁的她手脚麻利,随着缝纫机吧嗒吧嗒的声响,布片在手中翻覆,只需要30几秒,一个公文包就制作完成,这样的公文包姚林桃一天能做一百多个。通过免费培训和自己勤奋,姚林桃很快就从零收入的农村搬迁户成长为月入三千多元的车间熟练工,易地搬迁带给她的不仅是住进新家,更让她有了干事创业的好平台。
姚林桃所在的繁峙县聚宝社区成立于2018年,下辖13个小区,住宅楼107栋,现有社区居民5862户9744人,其中易地移民搬迁人口1044户2766人。在这里,很多像她一样的搬迁户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从破屋烂窑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水、电、路、网、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卫生室、警务室、健身房、公厕、超市、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一应俱全。办事有集中的政务中心,方便快捷,生活中有网格员“排忧解难”,无后顾之忧。
图为繁峙县聚宝社区办事大厅
“易地搬迁工作转入后续扶持新阶段以来,社区以‘就业帮扶好、产业带动好、社区治理好、权益保障好、融入环境好’的‘五好社区’创建为载体,创新‘党建+后续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划分网格、设立议事中心等多措并举,保障搬迁群众权益。”聚宝社区支部书记姚建国说。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可融入”“能致富”。聚宝社区坚持产业就业“两业”并举,通过繁峙县级制定出台的《手工业发展奖励补贴政策》《手工业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在车间建设、培训补贴、设备购置补贴、设备维修扶持、员工保险补贴等方面予以扶持,引进认定4个大型就业帮扶车间,提供65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工资3000元左右。同时,建立就业服务联络站,社区易地搬迁劳动力1631人,稳定就业1459人;同步搬迁劳动力479人,稳定就业431人。
聚宝社区的欣欣向荣,是繁峙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稳步推进的生动注脚。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繁峙县坚持把手工业作为致富主导产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产业转移,大力承接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按照“专班推进、规划引领、多点布局、政策激励、以工代训、全面覆盖”的原则,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文体用品、绢花等手工业产业,聚力打造融入京津冀的箱包衣帽集散基地,形成阵营强大的繁峙县手工业产业集群,持续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图为繁峙县就业帮扶第43车间内景
截至目前,繁峙县就业帮扶车间达58个,手工业产品涉及箱包、服装、绢花、刺绣、包装配件、文体工艺等6大类90多个品种。就业帮扶车间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及两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带动包括925名脱贫人口在内的2392人稳定就业。2021年全县就业帮扶车间实现产值2.8亿元,带动易地搬迁户月人均增收2500余元。
“现在家在这,做事也在这,下了楼就上班,能带孩子还能补贴家用。”爱笑的姚林桃一边做着手中的工作,一边给记者讲着生活的变化。如今“有家又有业”的她还有更多小目标,那就是学更多本领,赚更多钱,“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