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357-2020788

3962000

8891890

传稿邮箱:sxgovlf@163.com

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

临汾频道 >  临汾三农新闻 > 

初夏时节,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千亩玉露香梨园里,人头攒动、劳作正忙;梨子星星点点,随风摇曳。“每天在梨园内拉枝、疏花、套袋,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仅是农忙的几个月就能收入5万多元。现在,村集体有钱了,村民的日子也好了。”5年前,村民陈银有承包了村集体75亩梨树的田间技术管理,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

后加楼村因煤而富、因煤而困,又因梨而兴。曾经靠挖煤炼焦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又因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出成为贫困村、空心村。近年来,后加楼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深耕玉露香梨产业,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群众增收的“三赢”,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2022年后加楼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临汾市集体经济发展明星村。

党建引领兴产业

“从1996年开始,后加楼村党支部坚持每周五例会制度不间断,从过去的资源富村到如今的绿色转型,从脱贫攻坚战再到乡村振兴,发展变迁的每一步,党支部始终是最坚强的依靠,党员带头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后加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华伟自信地说。

自脱贫攻坚以来,后加楼村坚持党建产业联建,始终以“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振兴”为遵循,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实行“坚持一个例会、引领一支队伍、流转一批土地、兴起一项产业、致富一村百姓”的“五个一”党建引领工作法。“坚持一个例会”,即通过每周支部例会研究解决该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领一支队伍”,即以党支部为核心,团结村“两委”、驻村帮扶、能人大户、普通党员等多方力量,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致富带富队伍;“流转一批土地、兴起一项产业”,即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办法,支部党员带头成立绿阳、众森农牧两个合作社,聚拢帮扶政策资金,发展壮大玉露香梨产业;“致富一村百姓”,即拓展延伸玉露香梨产业,实施冷链仓储、梨酒酿造、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有机肥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组织兴,乡村兴。后加楼村先后荣获临汾市敬老助老模范单位、山西省卫生村、“枫桥经验”示范村、临汾市文明村、临汾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就是“抓党建促振兴”最好的佐证。

“四入”模式搞共赢

后加楼村村民在玉露香梨产业链上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稳定收益,这得益于村党支部探索运行的“土地入股、资金入社、农民入园、梨树入保”的“四入”模式。“土地入股”,即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股东,50亩集体土地和800余亩农民确权土地占合作社股份的30%,2022年每亩土地分红1000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农户入股分红80万元。“资金入社”,即村集体将59.54万元“一村一品”产业资金和65万元财政扶持资金注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筹使用管理,变资金为资本,合作社每年向村集体固定分红9万元。“农民入园”,即合作社优先吸纳本村及附近村民入园务工,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长期务工人员30余名,每人每年收入2万元至3万元;疏花、疏果、套袋、下果等用工高峰期,每天用工200人以上,每人每天80元。“梨树入保”,即合作社为梨树购买农业灾害保险,应对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循环经济促增收

近年来,后加楼村坚持“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搞融合”的思路,以梨为基,强链延链,拓展完善“梨—酒—酒糟—牲畜—肥—梨”和“粮—饲—牲畜—肥—粮”的双循环产业链条,“梨”“粮”互补,农工一体,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梨—酒—酒糟—牲畜—肥—梨”产业链,即在精品梨果包装销售走市场的同时,对品相不好不宜入市销售的梨果进行酿酒转化,酿酒后产生的酒糟用于牲畜养殖,牲畜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形成有机肥,有机肥就近施入梨园,节本增效,循环利用。“粮—饲—牲畜—肥—粮”产业链,即通过农业托管的形式大力发展种植玉米,玉米收获后秸秆就地收贮加工用于牲畜养殖,牲畜粪便加工成有机肥返田利用,增加地力,稳产高效。通过双循环产业链辐射带动,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55万余元。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服务产业,后加楼村蹚出了一条“一村多企、多业并举,三产融合、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后加楼村,产业连珠成串,满园梨果飘香,一副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的发展景象。“今年,我们将用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利好政策,加快实施梨果酒厂和有机肥加工厂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按下‘加速键’。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也能为村民增添就业岗位。”陈华伟说。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后加楼村为汾西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提供了示范和样板。汾西县坚持“党建引领+市场推动”两手发力,建立“1+7+86”市场主体体系,组织引领,典型引路,平台引育,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由单打向抱团、由行政推动向市场运作的嬗变。2022年年底,汾西县86个行政村村均收入达34万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坚实。(陈青华 仇瑜莹)

原标题:“深耕”梨产业 共享“金银山”

——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

[编辑:孔志华]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