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2023>乡村数字化治理>
三维数字乡村“一张图” 实现乡村智治
2023-08-02 15:44:53    来源:山西网信网

三维数字乡村“一张图” 实现乡村智治

——长治市壶关县水池村乡村数字化治理案例

一、基本情况

长治市壶关县水池村,位于县城东 3 公里处,是全国总工会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治市人社局选派工作队定点帮扶村。全村耕地面积 606 亩,共有 158 户 438 人,党员 25 名。水池村结合乡村治理能力提升需求、群众诉求及本村实际情况,坚持服务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探索建立数字平台,推进数字化自治、网格化法治、星级化德治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系统概述

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有关要求,依据山西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主要参照指标,结合水池村治理与发展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

系统架构包括应用支撑层、数据层、平台支撑层、数字治理服务层。如图 1 所示。

1abce9cc3bd8195069ddf28f7f8ca82f_2_47.jpg

图1 系统架构图

应用支撑层,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数字底座,建设内容包含基础设施与物联感知设施等。在应用支撑层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地理信息、无人机、实景三维等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乡村数据、业务运行数据、其他关联数据等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支撑层,是实现各类数字乡村应用的系统基础,建设内容包括三维数字底座、物联网集成管控平台、内容管理系统等,形成数据整合及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数据治理服务层,建设内容包括服务载体、应用形式、服务对象等,依托智能手机、智慧大屏等多种服务载体,通过云平台、乡村终端、掌上乡村、乡村门户等多种应用形式,面向乡村管理、农村居民、社会公众等各类应用对象,提供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场景化服务。

(二)主要做法

1.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围绕“三化三治”、“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内容,在壶关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全国总工会驻村第一书记和长治市人社局帮扶队的作用,打造“网上支部”。通过数字化手段融合应用,在线展示村基层党组织基本建设情况,实现党组织架构、党建活动、党员信息与分类、党员积分等的动态管理,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帮助基层党组织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工作,为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如图 2 所示。

9415be6ec3b3e4540fd4c5c9c2c21db1_2_48.jpg

图2 数字党建

2.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探索乡村治理可视化

在乡村二三维实景一张图的基础上,对乡村人口、土地、房屋、组织、文化、特色资源等进行一张图可视化展示。统筹数据资源整合汇聚,显示乡村产业经济、文化活动、疫情防控等生产生活情况;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网络,掌握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态势。平台提供多种标注测量工具,如图 3 乡村沙盘所示,为调整规划、设置站点、量测工作等提供准确高效、方便快捷的操作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发展规划效能和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

a4aacdba0860a2b3f420908d0513d537_2_49.jpg

图3 乡村沙盘规划

3.聚焦数据归集共享,推动乡村治理高效化

乡村基层治理模块,把治理从“线下”搬上“云端”。构建展示端、管理端“两位一体”数字应用平台,其中展示端以乡村治理信息可视化为主,管理端集数据录入与管理、接收群众办事申请为主,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村级治理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低保五保户评定、公益岗位决策报名等程序,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三治融合”向纵深推进。

原来的水池村自治、德治、法治头绪多,分别由不同的村干部负责,准备了多本台账,平台通过梳理乡村治理业务及需求,统一规范业务台账,同时归集乡村治理的人、房、地要素数据,如图 4(a)所示,平台建设“电子户口本”,实现人房户地的数据融合;图 4(b)为网格管理,以“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划分网格,及时发现处置村内紧急情况、矛盾纠纷、基础设施故障等问题;图 4(c)为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对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流向等信息进行动态展示,为引凤还巢、乡村产业振兴建设人才库;4(d)为星级文明户管理,建设星级文明户创评模块,线上公开创评标准、创评程序,并将评先评星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中,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公益岗位条件和报酬进行公开,实行线上公开招聘和线上报名参与务工,提高全体村民参与务工的积极性。如图 4 所示。

8c02908ffb771c96dd52d72acedd5ee7_2_50.jpg

(a) 人房户地关联                             (b) 网格管理

920fe7a1bec4e19ad7ab741eed1db50d_2_51.jpg

(c) 外出务工人员管理                          (d) 星级文明户管理

图4 乡村治理

4.夯实农业大数据基础,助力产业决策智能化

积极开展农业数据资源建设,以数据为指导进行决策管理。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水池村传统大棚进行改造,助推设施农业现代化。通过传感器对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电导率等数据进行监测,实时获取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同时,可统计分析乡村的土地情况及主要农作物耕作信息。三维地图中可显示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以及三权归属信息,为精准对接电商平台、集团采购、易货贸易平台、农业保险等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如图 5 所示。

f314b3f4dba38d133ea1a209891034fb_2_52.jpg

图5 土地管理

5.基于物联感知一张网,建设平安乡村

采用智能化手段,建立基于感知、研判的乡村安全治理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平安乡村,通过视频物联网集中管控平台,将全村不同区域的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终端综合集成到安全统一的集中管理平台,实时监测乡村安全。

水池村森林覆盖率高,依托现有应急广播和移动网络,在主要上山路口和制高点设置森林防火系统,发现火情自动报警,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效率。加装防疫设备,实现健康码自动核验,二码等防疫信息全面展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满足重点场所疫情防控需求。

(三)经验总结

1.通过前期对多个乡村的深入调研与实施,发现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针对性设计、示范性推广。

2.在顶层设计上,全维度整合乡村多元需求,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平台的成熟度、拓展性,以实现试点的快速复制与推广。

3.在建设推广上,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以面促全县的模式,推动全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三、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网格精细化治理,实现了党员引领全覆盖,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了党员服务效能,同时在外流动党员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观看会议全程、参与会议表决,提升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使“少数人说了算”变成了“全村人说了算”;打通了各类业务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归集共享,提升了乡村基层管理效能;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网上问诊、乡村咨询等服务,提升了便民服务实效;促进了乡风文明,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荣誉分值,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

依托地理信息技术,结合乡村沙盘规划、农业物联网等技术,明确了乡村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夯实了农业大数据基础,进一步助力产业决策智能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能。建设平安乡村,实时监测乡村安全,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案例备注

申报单位:山西迪奥普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设立于 2005 年,是国内知名三维空间地理数据综合运营服务商。公司在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在数字乡村领域,构建了涵盖软硬件研发、运营服务、人才教育与培训的上中下游服务体系。

公司自主研发的“DOP 三维数字乡村”平台,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获得了“最具投资价值产品(项目)”荣誉称号。

联 系 人:刘 雪

联系方式:19135102700

电子邮箱:772670887@qq.com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