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山西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保护地总面积达243.52万公顷
2023-11-16 15:00:24    来源:黄河新闻网

image.png

图为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通气会现场。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钱龙)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提档升级转型任务,系统谋划,综合发力,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逐步规范。11月16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取得的成效。

据悉,自1980年山西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省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共274个,其中:自然保护区46处(国家级8处,省级38处);风景名胜区49处(国家级6处,省级43处);森林公园83处(国家级26处,省级57处);湿地公园63处(国家级19处,省级44处);地质公园19处(国家级9处,省级10处);沙漠公园12处(国家级12处),草原公园(试点)2处,保护地总面积243.52万公顷。通过监测,我省现有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1种,分布在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而且受到有效保护。其中30余种植物、17种鸟类有了新分布记录,去年到运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达1.6万余只,旗舰物种华北豹分布范围一路北扩,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种群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褐马鸡由吕梁山北部的芦芽山、庞泉沟保护区一路南进至中条山区,成为真正的“省鸟”。

今年10月25日,由山西省林草局、河南省林业局牵头起草的《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联合上报了国家林草局。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为解决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2020年启动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今年4月10日,省政府正式向国家林草局报送了《山西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通过整合优化,基本解决了保护地重复设置、空间重叠问题,实现了“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套机构”的目标,优化了全省自然保护地格局。

近年来,省林草局积极推进重要湿地建设。2020年经省政府常务会同意,认定发布包括垣曲县黄河小浪底库区、洪洞汾河、沁县漳河源、左权清漳河、介休汾河、孝义孝河、右玉苍头河、山阴桑干河、云州桑干河、广灵壶流河等10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今年,洪洞县汾河湿地成功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省首个国家重要湿地,填补了我省国家重要湿地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奎庆介绍,下一步,山西省林草局将以加快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为主线,统筹做好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山西贡献。

[编辑:钱龙]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