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稷山县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是2022年省政府确定的汾河流域省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在该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套能够识别污水“指纹”的系统,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能以“指纹”为线索找到排污企业。
“这套污水识别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对每家企业排放污水的各项指标,给各家的污水录入‘指纹’,一旦超标污水流过进水口,监测设备就会根据污水信息,快速锁定排放企业,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率。”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稷山分局局长李红武详细介绍了这套污水识别系统。
图为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现场
使用这套污水识别系统的项目是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这个项目自2023年10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国考断面(柴村桥)水质标准明显提升,10月达到地表水Ⅲ类,11月达到地表水Ⅱ类,提前完成了2024年6月我省汾河国考断面(柴村桥)水质达Ⅲ类标准。这是稷山县实施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稷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南选智说。
据介绍,稷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学习、深入调研、统筹谋划,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水环境综合治理,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达20个,组建了6个专班工作组,下设项目专班办公室,为践行“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航拍图
该县纳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共有12项,其中省定项目8项,市定项目4项。截至目前,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西社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工程、西社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工程、稷山湿地植被恢复工程项目等4个项目已经完工。5项正在施工的分别是汾河流域稷山干流段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汾河干流稷山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3%;稷山县2023年度雨污分流改造及后续源头治理建设工程,2023年12月开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2024年6月完工;汾河干流稷山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施工队已进场施工,预计2025年12月完工。3项尚未开工的分别是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预计2024年4月开工建设;汾河流域(稷山段)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预计2024年4月项目开工建设;汾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及数据服务项目正在前期规划。
2024年,稷山县将强化督导、加强调度,全力推进项目进度,多渠道筹备项目建设资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巡查机制,对运行项目和各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和实地督导,为“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稷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