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政协委员话政事|许韶琛委员:加强对“帮信罪”的预防治理,守护青年远航
2024-01-25 14:42:22    来源:黄河新闻网

图片设计:叶娟娟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日前,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正在召开,全省各界别政协委员齐聚龙城共话发展。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韶琛高度关注我省“帮信罪”的预防治理,并拿出真知灼见。

去年,山西涉及电信网络类犯罪7065人,其中“帮信罪”5233人,占比高达74%。“帮信罪”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许韶琛委员介绍说,从办案实践来看,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帮信罪”的主要犯罪主体。在她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自身法治意识淡薄、阅历不足,缺少对“帮信罪”的法律认知,对诱惑的抵制能力较差;二是部分院校法治教育缺乏,对“帮信罪”宣传不足,苗头问题处理不善;三是社会就业信息良莠不齐,相关部门监管缺位等。为此许韶琛委员建议:

一是全方位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教育。大专院校要开设专门法治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开设的法治课程中增加“帮信罪”相关内容,教育学生深刻了解这一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和社会危害;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利用开学季、世界电信日等特定时间开展“反电诈 进校园”活动,邀请一线司法人员以案说法,帮助学生分辨犯罪行为;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体系,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反诈宣传海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反电诈活动,通过班级微信群、“微课堂”等新渠道,及时通报电信网络诈骗情况,不断提升在校学生防范意识。

二是多层面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强化思想引导,高校班主任、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集体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及时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可能。强化制度管控,要求新入校学生能装尽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平台等工具。与电信运营商、银行网点保持密切合作,监控学生异常开卡、转账取款等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及时教育帮助,降低学生误入歧途的几率。强化预警处理,发现非法买卖“两卡”等可能与电信网络犯罪相关的信息和行为时,及时联系驻校警务人员或公安机关移交线索、开展排查、快速处理,第一时间斩断犯罪源头。

三是加大高校学生就业市场整顿。对线上线下就业平台进行全方位审核,对涉及灰黑产业链的公司企业进行全面打击,斩断电诈犯罪伸向学生的链条,推动就业市场综合治理;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分阶段、全过程、全覆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和全程化、精准化、特色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从根源上为学生提供正向指引;深化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开拓各类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渠道、创新创业实训、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资源。坚持校友促就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挖掘校友、学业导师、专任教师、辅导员等资源,动用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为高校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就业环境。

[编辑:张旭]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