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石颖)4月15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新闻发布会,介绍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张彦青;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管理科科长谢生文;朔州市营商环境促进中心政务服务科科长陈永生向大家介绍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相关工作。
2023年,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着力破解优化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再优化再提升。2023年,朔州市各级各部门把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实施了“一把手亲自抓、一切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一切需求财政优先保障”的“三个一”工程,打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翻身战。一年来,市县两级共召开16次常委会、35次常务会、26次专题会研究推进营商环境工作,集中梳理发布751项涉及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朔州市委7名常委分头领题进行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形成12个专题调研报告,梳理出五大类23个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14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措施,全方位进行整改提高。这一年,朔州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朔州市委把破坏营商环境作为反面典型案例解剖,对营商环境政治监督反馈问题、“两不一欠”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整改,推动营商环境政治监督反馈问题整改54个,整改完成率达到95%。推动“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整改86个,整改完成率达到96.63%。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纪检部门开展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纪律作风大整治,组织部门开展了机关效能大提升,宣传部门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大宣传。
2023年,针对朔州市3.0版改革措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实施方案)相对笼统、针对性、操作性不够强的问题,朔州市行政审批局结合营商环境大调研发现的问题、政治监督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改革举措,制定了《朔州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若干措施》,确定42项具体举措,着力解决影响朔州市营商环境的一些关键堵点和梗阻问题,推动朔州市营商环境系统性变革、根本性扭转。2023年,朔州市经营主体增速山西省第二,新增经营主体企业占比山西省第三,千人拥有企业同比增速山西省第二。
逐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底座。针对政务数据共享难问题,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朔州市政府投资1.5亿元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扩容政务云一期资源,完成政务云二期云服务采购工作,升级改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54个市级政务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51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推动各县(市、区)将县级平台建设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依托朔州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县级逻辑平台,开展数据挂接相关工作。2023年市县两级政务数据目录总数已达1.68万条,资源挂载1.1万条,打通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回流、直达基层。怀仁市被省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为朔州市实施第一批涉及企业准营的5个“一件事”线上办理试点。
持续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一流,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建设。针对群众办事不方便、停车难等问题,朔州市政府投资近4亿元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改建后的新政务服务大厅总面积达2.9万平方米,进驻单位38家,设置窗口153个,进驻人员222名,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080项,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成了网红打卡地。上线政务服务微信/支付宝小程序,通过可视化三维地图路线指引、智能排号、智能引导和自助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好办”“快办”。朔城区为每个乡、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一台政务服务一体机。山阴县在4个乡镇成功打造“7×24 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超市。
大幅提升审批服务效能。针对环评、水保等需要专家评审且审批流程复杂、办理周期长的审批事项,根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项目类型、申办事项等情况,制定审批方案,采取“打捆审批”“跨行业打捆审批”“跨地市联合审批”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最大压幅达82.5%。对77个项目中96个事项进行打捆审批,累计打捆审批32次。“打捆审批”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列入山西省典型做法案例,山西省首个通过跨地市联合审批取得神头泉域水资源影响评价行政许可的项目,开创山西省跨地市项目审批的先河。平鲁跑出山西省项目审批最快速度,“三一”集团朔州5GW单晶硅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2天。
深度融合“12345”热线。依托“12345”热线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在整合15条政务热线基础上,又在山西省率先完成与110报警服务平台的高效对接联动。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朔州市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朔州市经验。2023年共受理各类群众诉求29.51万件,办结29.38万件,办结率98.94%。应县按时办结率朔州市最高99.81%。
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效。开辟省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供“容缺受理”服务,项目进场“即来即办”、中标公示“即评即发”。运用“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现项目交易“最多只跑一次腿”。精准分析研判交易用时,保障上午场统筹安排下午场,最大化提高平台资源利用率和交易效率。2023年交易高峰期以来,共安排下午场交易项目28个,总交易额0.95亿元。朔州市营商环境促进中心荣获全国“2022-2023年度公共资源交易科技创新成果奖”。右玉县在朔州市率先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6项中介服务进行专业评估评审。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将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推动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若干举措落地为抓手,统筹推进经营主体发展、行政审批效能、公共资源交易、跨部门综合监管、纪律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朔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积极推动创新提升若干举措落地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按照山西省《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要求,做好平台对接工作,梳理“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确保山西省50件“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国务院确定的13件“规定动作”取得实效。二是积极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通过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共享等方式归集或核验企业基本信息,探索实行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部分高频审批服务事项,无需提交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其他材料。三是大力推广“打捆审批”模式。各县(市、区)在办理环评、水保等事项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采取“一企一策”“打捆审批”“跨行业打捆审批”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四是深入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健全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开通企业和群众诉求“异地受理”“全省通办”服务,加强与“好差评”体系业务协同,推进与各类政务热线集成高效联动,提升接办效率,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五是全力打造涉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名片。以行政给付、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为重点,推行市县两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清单并纳入晋企惠平台管理。各县(市、区)要上架不少于20项可申请、可兑现的惠企政策事项,推动实现政策动态调整、如实兑现。六是全面实行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从各相关领域聘请营商环境监督员,对朔州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进行监督,并对朔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七是持续推动整改整治任务落实到位。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治理和“黄牛”“黑中介”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督导力度,加快化解进度,健全长效机制,以更加严实举措完成好治理任务。
(二)深入开展“经营主体深化年”活动,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今年朔州市将开展经营主体深化年活动,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专班队伍建设。继续发挥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将工作重心由以促进经营主体发展为主向以全力创优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发展有机结合转变。二要做好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按序时完成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三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聚焦促进经营主体发展一揽子政策,持续加大督导力度,采取工作调度、定期通报、集中督导等方法,推动每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四要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激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致富活力,提升新增经营主体的企业占比和涉税占比。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五要发挥“十大平台”集聚效应。围绕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突出抓实上下游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围绕乡村e镇、文旅康养集聚区、科技创新平台、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平台,进一步扩规模、优结构、增效益,增强吸引力和吸附力,把各类平台建设成促进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有效载体。
(三)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审批流程规范化。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从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事项梳理、办事指南、审批环节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重塑,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二是政务服务规范化。全面梳理规范科室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完善大厅软硬件设施环境,公布办事流程,规范办事指南、健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窗口人员AB岗工作制,提供优质服务。加大“7×24小时”自助服务工程推进力度,各县(市、区)确保年底前覆盖所有街道和70%左右的乡镇。三是乡村工作规范化。梳理编制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强对延伸到基层的政务服务事项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使用培训、指导,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确保下放、延伸的政务服务事项“接得住、管得好”。四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制定朔州市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科学设置业务办理项、严格规范许可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等内容,让群众看明白、弄清楚,明明白白办事。
(四)深化平台整合共享改革,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原则,持续深化朔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推动各类交易“应进必进”“应进尽进”,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营造公共资源交易诚信氛围,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监管机制改革,完成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工作,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着力构建阳光透明的朔州清廉交易市场环境。
(五)强化“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按照“一个系统管监管”思路,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扩大“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范围,不断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发布会上,相关工作人员还围绕今年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随着新政务大厅的搬迁,服务老百姓方面有什么显著变化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