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357-2020788
3962000
8891890
传稿邮箱:sxgovlf@163.com
安泽县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要求,创新探索“稻鱼蟹”共生的种养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绿色生态圈,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升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眼下,正是太行山区的的插秧时节。安泽县和川村村民张继云正娴熟地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和川村位于安泽县城北部,处于沁河和蔺河交汇处,由于该村“千亩滩”地势较低、排水不畅,加之又处于引沁入汾和川水库库尾,一到水库蓄水、汛期更是苦不堪言,造成此处507户农户的玉米连年绝收。面对这一难题,当地干部破题思变,通过土地流转将千亩内涝滩建成“稻渔蟹”共生的绿色智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同时,坚持绿色智慧循环发展理念,以现代渔业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为依托,以养殖区有机肥料肥田,不断优化果蔬大棚、水稻种植等项目布局,实现了种地不施肥,环境不污染,资源不浪费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索打造了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首次尝试种养,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260万元,带动500多户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产业发展目标。
安泽县河川镇和川村村民裴东耕讲到现在一亩地产一千多斤,老百姓年年分红。
如今,和川村已成为当地循环农业的示范和样板。别具特色的水光山色,也为当地干部依托稻田景观打造农林文旅融合的康养示范基地打开了思路。
安泽县和川镇党委书记窦金亮说:“安泽山好水好,下一步可以在农旅结合上深度发展,建设小火车、盗梦空间、农闯乐园等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把山水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创造更大的价值,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临汾台 艳茹 李娟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