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357-2020788
3962000
8891890
传稿邮箱:sxgovlf@163.com
记者 乔坤
【编者】山西省安泽县地处晋南太岳山麓深处,民风淳朴,森林覆盖率高。近年来,该县以村、社区为单元,通过以“说事议事”为平台,以“星级文明户评定、积分兑现奖励”为手法,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工作,有效推动各村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促农增收,为全面推进县域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时间,全县各村缤纷盛开“乡风文明花”,得以促乡村治理、促移风易俗、促村集体产业发展。
冀氏镇白村:一手强文明新风一手抓农户庭院经济
冀氏镇白村辖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40户914口人。2021年,安泽县以因村制宜、因岗派人、人岗相适、人村相宜为原则,选派机关干部到“弱”村任职。经过层层选拔,常瑞芳下派到白村任支部书记。
“星级文明户”创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系统推进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进行,一方面在村民群、村微信号发布各户“集星”情况及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事迹,另一方面通过星级“积分”给群众可以兑现实惠的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从而引导群众自身荣誉感和集体融入感。邻里关系和睦了,关爱集体、关心公众利益的正向风气在全村直线上升。
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白村女子雷锋队”,引领全体村民积极投身到护林防火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红白喜事带头移风易俗等日常具体事项中。全村38条胡同由原来的“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到目前的由村民自发清扫。
面对村级发展无产业、集体经济底子薄、村民增收无渠道的现状,致常瑞芳及其村两委无不深感“焦虑”和“不安”。尽管“星级评定”加积分激励鼓舞了群众士气,“说事议事”凝聚了干群关系,但群众增收不明显,依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层根本矛盾。
结合白村一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特点,农业部门给出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建议。为此,常瑞芳带队多次前往中阳县考察学习黑木耳种植产业技术,并通过村“说事议事”会充分广泛集纳干群意见。最终,决定将黑木耳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突破口,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
黑木耳种植虽然具有生产投资小、产出周期短、产品易储存,市场需求稳定,收益有保障等特性,但起初群众依然信心不足,观望不定。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村两委决定党支部先行先试,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从平整土地、购置菌棒、安装设备、日常管护、收获成品等一一为群众“打样”示范。
为大力推广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逐步引领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散空地发展黑木耳种植增加收入,该村探索性制订了分段高效管护法。即:村集体示范点负责种植前期管理工作,在菌棒催芽期完成后交由农户领回管护,生长阶段只负责日常管理和成熟采摘,村集体再统一采收、晾晒,引导村民逐步掌握黑木耳种植全程技术。
2023年,该村种植黑木耳菌棒4.3万棒,吸纳该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40余人,稳步推进庭院经济扩展面,创造村民增收致富空间。
府城镇上梯村:红事只限八个菜 白事烩菜不上酒
上梯村的唐增群是村里公认的“能人”加“首富”,多年来从事中药材的购销生意,依靠勤恳忠厚的品行赚了些钱。今年上半年,孩子的喜事定下了日子,他找到村红白喜事理事会负责人关爱民,表示自己社会面上的外客较多,也有“实力”,看能不能通融下,到时候办酒席标准稍高一些?一向认“死理”的关爱民给了他一个软“钉子”:村里执行的酒席标准是经过“说事议事”会定下的,全体村民通过的,你当时也是举过手的,咋能就不遵守?你放心,到时候我负责给每位客人作解释。
最终,唐增群家的喜事还是按照上梯村的“标准”,在理事会的操持下圆满完成。虽然那天关爱民费了不少“口舌”,还逢外来宾客就解释“我们村都是统一招待标准,莫怪主家礼数不周”,但热热闹闹的喜事气氛一点没有减少。
上梯村支部书记常宏杰是一位小伙子,也是机关选派到村的村支书之一。常宏杰年轻有为有想法,敢想敢干有魄力,到村后不但主抓了小杂粮加工项目,还领导村两委细化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操作流程。
他告诉记者,上梯村委一共220户574口人,民风淳朴,崇德向善,受某些思潮干扰,以前举办婚丧嫁娶攀比风有所抬头,不但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好影响,还给部分群众造成一定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生怕被比下去丢了人。村两委班子重新组建后,借助“说事议事”工作方法,倾听了群众意见,拟定了婚丧嫁娶严禁大操大办的管理措施,并纳入“星级评定”和积分奖励评价体系。
村委主任董秀亮介绍到,上梯村是山东移民村,原来红白喜事也基本延续之前的简朴习俗,只是后来出现相互攀比哄抬标准的不好风气,目前全村一律执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标准。红白喜事均限三天,办事前先向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报备,红事三天只上八个菜的一顿席、酒限两顿,白事三天一律大锅菜、不上酒。烟的标准是12元以下,酒的标准是10余元左右的本地产“和川高粱白”。
2019年以来,该村再次“精简”红白喜事流程,将之前延续多年的事后答谢主事总管和分事主管的宴请、烟酒谢礼等一律取消。关爱民说,不管红事白事,主人家都忙累了两三天了,再要主家宴请答谢买烟酒,既不合礼数也不耿直,不符合咱山区群众的行事风格。
和川镇和川村:“说事议事”破解愁难急盼 干群凝聚推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地处太行山腹地安泽县和川村的稻、鱼、蟹“千亩滩”和“稻鱼蟹”共生的绿色种养模式频上热搜,广博眼球,引发关注。“身处太岳山麓,何以胜似江南”?只知其一者说,这是该村因势利导,破题思变,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将土地以流转的方式进行整合,实行集约化、现代化科技种植,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全力打造“稻鱼蟹”绿色智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结果。不知其二的是,三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沼泽一片,还是“缠绕”干群关系的导火索,更还是考验村两委是否有能力有担当的大考场。
正是“说事议事会”制度,帮助该村破解了这一难题。通过“说事议事会”专题会,汇集民智,化解民诉,紧扣新时代乡村振兴主题,将一幅稻花飘扬、蔬果飘香、水清鱼肥、牛羊壮美的江南画卷变成现实。
和川村位于沁河、蔺河、东洪驿河三河交汇之处,现有1605户4180口人,耕地仅有3800亩人均不足一亩,虽地处镇政府所在地,但村民收入一直依赖农业种植,为此耕地就成为村民最主要、最看重的生产资料。
在村东南方三河交汇处,有一片约占全村耕地1/4面积的1080亩的滩涂良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稳产高产,被当地村民誉为千亩滩、吨粮田、吃饭田。2021年,随着和川水库护堤、引沁入汾水利项目的实施,加上当年气象特殊因素,导致该“千亩滩”首次内涝,近乎绝收,涉及507户群众切身利益。
如何挽救因内涝导致颗粒无收的群众损失,如何化解507户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摆在县、镇、村三级面前的一道坎。关键时刻,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先锋队的作用充分显现。面对基层矛盾,面对父老乡亲,和川村党总支坚持一不唱独角戏、二不跳单人舞、三不作大锅饭,及时充分利用“说事议事”会工作法,听取群众意见,畅通群众诉求,深度探索排解问题的方法。
专业人士一句“有水何不种水稻?”高龄村民一句“几十年前咱这里就种过水稻!”彻底破局村两委的多日焦灼。走访专家,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几番下来,现如今,千亩沼泽地不见了,干群情绪对立不见了,随之而来的三大区域、五大基地的“和川千亩稻鱼蟹绿色智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映入眼帘。
更多的群众笑了,村两委也笑了。“说事议事”促进了安泽县乡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星级文明户”引领了荀乡大地乡村文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