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当日,狮脑山上绿意盎然,微风吹拂,松涛阵阵;桃河白羊墅断面处流水潺潺,水清岸绿,偶有飞鸟掠过;南山公园内,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市民三五成群,在公园里运动、休憩,肆意享受着新鲜空气……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筑基战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立足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让自然生态之美永驻阳泉,让生态之利惠泽阳泉。
远眺青山连绵,近看“绿浪”滚滚,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家门口”的绿最沁人心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每个阳泉人有目共睹。
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对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的函》,从全国选出31个城市,就其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表扬和推广。我市是全省唯一入选城市,这是我市首次获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河长制责任体系,不断压实各级河长责任,认真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和责任递补机制,确保责任不脱节、任务不断档。各级河长充分发挥牵头谋划、综合协调、推动落实作用,积极开展巡河工作,解决好河流管理保护突出问题。此外,我市凝聚部门合力,变“行业治”为“系统治”,持续抓好涉河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向破坏河道生态的违法行为“亮剑”——治理入河污水,拆除河道违建,恢复岸线生态……
从水量日渐丰沛的娘子关瀑布到清水潺潺的滹沱河,从承载乡愁的家乡小河到山间丛林的无名溪流,从平定县大石门水库戏水的天鹅到盂县龙华口水库鸟群嬉戏,从治水患,到享“水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1至7月,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100%。
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我市立足能源领域,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山间体量巨大的风机、坡梁上形如阵列的光伏板成为我市能源供给体系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一座座大型风电场、光伏电场的兴起,让清洁电能源源不断送向远方。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0%,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作为资源型城市,这些年我市立足传统能源产业占比高、工业生产耗能大、各类废物排放多的现实,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条,新型能源产业加速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
此外,在能源消费革命推进中,全市上下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加快构建,能源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同时,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构建节能审查、节能监察、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提升。
节能降碳事关我们每一个人,也造福于我们每一个人。今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宣传、全国低碳日宣传、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实践宣传等活动,推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温荣鑫/文 张哲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