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2024>
专家学者“把脉支招”小米产业发展路径
2024-08-23 17:39:07    来源:山西乡村振兴网

8月16日,第六届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暨阳城红苗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阳城县举办。会议由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山西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杂粮学会、山西省后稷实验室等单位承办。

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并通过两个分会场论坛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种质资源与种业创新、轻简栽培与营养品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以“聚力太行红苗谷 成就小米大产业”为主题,研讨了太行红苗谷品牌塑造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山西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1.png

傅廷栋作线上特邀报告

图片2.png

刁现民作线上特邀报告

图片3.png

杨天育作特邀报告

图片4.png

贾冠清作特邀报告

会议由特邀报告、分论坛学术报告和种植基地观摩三部分组成。傅廷栋、刁现民、扬天育、贾冠清分别作了题为《油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与思考》《谷子品质性状和品质育种进展》《旱地谷子集雨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应用》《谷子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特邀报告。

image.png

学术分论坛现场

在学术论坛第一分会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赵治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程汝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焦少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平,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金荣,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显瑞,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金荣,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梁振,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韩渊怀,二级研究员现任内蒙古蒙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强,河北巡天种业常务副总经理叶世峰,山西析城山土特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娜娜,分别作了题为《发展张杂谷新质生产力--张杂谷产业链初探》《山西阳城县谷子品种更新建议》《基于红苗谷的阳城粟作文化研究》《中国谷子产业的一些思考与春谷未来育种方向探讨》《中国谷子产业的一些思考与春谷未来育种方向探讨》《豫谷品种选育及应用》《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发及在谷子遗传改良中的应用》《高粱专用品种的产业化开发》《谷子传统优质品种改良与品质形成机制解析》《谷子种业与优质品种的推广》《为谷子产业持续贡献巡天力量》《析城山人助力红苗谷:传承的使命,发展的担当》的学术报告。

在学术论坛第二分会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科技成果转化部部长、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李顺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冯佰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管延安,光华博思特咨询机构总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志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沈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董志平,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谷子高产产业技术体系站长冯国珺,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主任赵建明,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郭平毅,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原向阳,山西一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张凯彦,分别作了题为《中国谷子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加工利用展望》《作物栽培的重要环节:水肥运筹—以谷子为例》《小米产业升级与高价值品牌打造》《不同品种小米醇溶蛋白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谷子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新疆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山西谷子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谷田杂草防除技术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小米抗氧化活性与商品品质的影响》《山西一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小米+产业汇报》的学术报告。

我们坚信,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未来山西会把“小谷子”培育壮大成“大产业”,成为强农富民产业、民生幸福产业。(王清泉 王芳 董贵华 )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