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2024>
以项目建设助推农业强县 以产业为基促进乡村振兴
2024-09-04 17:01:38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持续两年的“三治三建三评”工作,让全县540个村庄实现了美丽蝶变。“产兴景美民和”的新目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本盘。

项目为本、产业兴旺是寿阳乡村振兴持续取得新成效的关键所在。8月29日,全县农村“三治三建三评”提质暨农业强县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这是自年初农村工作会上,县委提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县战略目标以来,寿阳县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集中检阅。

一天时间、两条线路、24个项目……与会人员分为两组,看园区、进车间、访企业,以“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的方式,探寻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县的“密码”。

科技赋能让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农业形态,发展智慧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平头数字化农业园区、景尚水肥一体化园区和西洛中正农业循环园区是本次观摩点位中的“重头戏”。

一部手机,便能对上千亩耕地的生产设施进行管控;“一键操作”即可完成田地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依托互联网平台,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虫情、墒情、苗情、雨情,并利用大数据自动分析跟进农田管理……走进平头数字化农业园区,最抢眼的就是“数字孪生平台”,在这里,农田档案、农情监测、智能作业均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可谓是“一图知家底”。

景尚乡水肥一体化园区里玉米长势喜人

如何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长效投入机制等方面探索有效路径?如何发挥好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一院、一平台、五区”的建成,是景尚乡数字农业园区为县域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大院大所的赋能优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站在水肥一体化园区里放眼望去,一排排玉米已有两米多高,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寿阳县大旱之年的秋粮生产保持总体稳定。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中正农业园区自建立以来一直遵循的理念。在中正农业绿色生态园区里,不乏有前来体验农耕的市民和学生,种植蔬果的田园变成了观光游玩的乐园。今年以来,中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改建中正儒园与农耕文化廊带等项目,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田园生态综合体,休闲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参观完现代产业园的松塔镇党委书记贾磊感慨:“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要素活力迸发,成为了农民就业增收的‘动力源’。松塔镇一定会充分吸纳兄弟乡镇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拓展实施‘五链条’产业培育行动,让松塔的现代农业产业向着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聚集度高、科技支撑有力、生产方式绿色、三产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

传承创新让文旅康养蓄势待发

“文化”璀璨夺目、“生态”靓丽清新、“乡村”韵味悠长……行走在寿阳县全新打造的“百里廊带”,步步入诗境,处处皆物华。

平头镇黑水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鹿泉山脚下,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福田寺”,拥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爱社”,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今年以来,黑水村着重从提升吸引力、增强保障力和塑造影响力上下功夫,成功启动了2024寿文化康养产业园体验周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文化的盛宴、味蕾的享受、心灵的滋养、乡愁的慰藉。

平头镇镇长贾拴珍说:“平头镇将依托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等优势,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倾力打造乡村文旅康养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平舒乡龙门河村古街风貌

平舒乡龙门河村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存明清风格的传统建筑及院落共59处。今年依托“百里廊带”燃爆点建设,对庆云阁一条街9处古院落33间房屋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增设龙门古酒、胡氏荣茶等摊位,再现了古街商道风貌。行走在覆盖全村的徒步旅游路线上,处处都能看到“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的新成效。

燕州小镇实施“六个一”改造升级工程,全方位、深层次优化园区功能布局,亲子游营地、休闲体验园等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各式各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共享菜园”既解决了农户种菜问题,又美化了园区环境……在这里,农业资源与文化底蕴得到了充分挖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上半年,燕州小镇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营收超25万元,充分彰显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南燕竹镇党委书记李杰说道,“南燕竹村将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富民路,乡村振兴底气足。一批批龙头企业落地见效,一朵朵振兴之“花”在乡村沃野绽放,每个观摩点位都留下了进位提升的足迹,与会人员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期待。

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寿阳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紧紧抓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县这个“关键点”,将农村“三治三建三评”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将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强支撑,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乡村全面振兴质效。(王晓英)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