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牛牧瑶)作为山西的东大门,阳泉是三晋大地“表里山河”的重要板块,最具代表性的“天下第九关”娘子关是山西最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之一。太行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科幻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近年来,阳泉市秉持“抓转型必须抓文旅”的理念,蹄疾步稳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娘子关
高起点谋划,走出文旅提质“阳泉路径”。提出构建“三足鼎立、多点支撑”旅游产业体系,叫响“一城阳光 泉漾太行”品牌。深度打造娘子关、藏山、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公园三大龙头景区,培育阳泉高能级旅游核心吸引物。重点深耕红色、工业、科幻资源,多维度擦亮“中共创建第一城”名片,推出“十佳红色旅游线路”,致力打造可游、可赏、可品、可思的工业旅游地标,特别是“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成功创建了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两届“山西·阳泉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建成刘慈欣科幻文学馆,推进科幻、科普、科教融合赋能。突出古村落资源富集优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多点布局乡村旅游,打造“太行深处有人家”特色产品,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全方位推动,写好多元融合“阳泉答卷”。主动适应文旅消费升级趋势,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围绕“文旅+数智”,认真落实省委赋予阳泉市的“数智新城”建设任务,积极推进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赏文物等智慧文旅建设。围绕“文旅+康养”,发挥盂县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带动优势,联动开展3处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形成“康养社区+康养小镇+田园综合体”发展格局。围绕“文旅+农业”,丰富农事体验产品,加大连翘茶、有机杂粮、富硒系列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围绕“文旅+演艺”,推出大型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山水实景剧《再回藏山》、沉浸式演出《人间烟火》等演艺产品。通过做好“文旅+”文章,“一业兴、百业旺”效应不断显现。
多维度保障,打造旅游服务“阳泉样板”。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主旨,实施“美宿阳泉”“好吃阳泉”“好礼阳泉”“悠游阳泉”“乐享阳泉”等品牌塑造工程,风格各异的云间别墅、太行村居、水上人家,活色生香的三八席、全鱼宴,匠心制作的刻花瓷、砂器、煤雕等,以及无人驾驶、智慧导览等数智化应用场景,丰富游客体验。阳泉市先后承办或举办文旅部对台文旅推广、全国旅行商代表游阳泉等活动,让省内外游客更加立体地了解阳泉、爱上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