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设置圆桌对话环节。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王四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少卿、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以及澎湃新闻副总裁王鹏,共同就“‘万里山河路’赋能文旅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据介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以“踏访黄河、文明探源”为主题,串联老牛湾、乾坤湾、壶口瀑布等景区景点;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以“边塞古风、跨越长城”为主题,串联雁门关、悬空寺、应县木塔等景区景点;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以“大美太行、天下脊梁”为主题,串联娘子关、太行山大峡谷、王莽岭等景区景点。
今年10月,历时7年建设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带来全新契机。交旅双向奔赴,山西正踏着“万里山河路”,缔造高质量发展新“传奇”。
串联山西976个旅游景区景点
“在仅占全国1.6%的版图上,我们编织了一张路景相融、路业相通、特色鲜明、规模最大的全域旅游公路网。”王四小介绍。
据介绍,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连通全省各类交通节点,与现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高速铁路、民航机场共同构成了覆盖山西、通达全国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交通网。
去年以来,东方甄选、与辉同行专场推介山西,特别是《黑神话:悟空》流量加持,山西文旅火爆出圈,北京、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周边省(市)来晋自驾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人数明显增多。
此外,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还相连相通,覆盖山西全域,犹如一条彩带将531处国保单位、779处省保单位、976个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在三晋大地“树叶状”版图上,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壮美画卷。
“晋美”风光中体验三晋文化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今年山西文旅频频出圈,和各地惊艳绝伦的古建分不开。一方面很开心,“老宝贝”大放异彩,备受喜爱,另一方面也有担心,交通的便利,将会让更多人走近山西古建,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长白雪冰说:“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会让更多游客感悟山西悠久的历史文脉。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如何实现平衡,成为我们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他看来,文物的开放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推进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必须秉承好文物保护的原则和理念,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出现保护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文物资源,山西省文物局还建立了山西文物数字化平台,推进文物数字化战略,推出“国宝中的山西”文物主题游径。
交旅融合唱响高质量发展“进行曲”
“今年,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打通了山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大动脉,构建起‘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出游的便利性。同时,将旅游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山水风光、乡村风情“串珠成链”,成为山西这座“大地上的博物馆”的特色游径。”陈少卿说。
据介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将围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深化路游融合、深化运游融合、深化数游融合、打造多链融合应用场景等方面,做好交旅融合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山西文旅则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将和交通双向奔赴——依托古村古镇、乡村驿站,坚持一路一风景、一域一特色,推进建设公路沿线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基础设施,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度假、娱乐的停靠点、憩息区、中转站。同时,打造一批充分体现交旅融合特色、引领市场需求的新型消费集聚区。
对话现场,陈少卿还介绍了今年山西冬季文化旅游活动,并现场发出邀请。自2024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一)至202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山西将组织开展以平遥古城非遗过大年、“年自万物生—2025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2025年1月22日—2月16日在太原美术馆举办)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
“欢迎大家沿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感受山西冬乐民俗。”陈少卿说。(记者 张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