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万里山河路,一览华夏古文明。
12月17日,“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设置圆桌对话环节。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王四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少卿、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以及澎湃新闻副总裁王鹏,共同就“‘万里山河路’赋能文旅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今年10月,历时7年建设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一号旅游公路全线顺利贯通,为山西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山西文旅经济、乡村振兴、民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助力?《黑神话:悟空》传播热度持续高涨,山西文旅、山西古建魅力持续绽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关山西古建、文旅的信息,全网总阅读量已超400亿,可谓“传奇”。山西作为文物旅游大省?有哪些值得河南学习借鉴的经验?
串珠成链,打造“1+3+11”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交通网
“今年,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打通了我省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大动脉,构建起‘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出游的便利性。同时,将旅游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山水风光、乡村风情‘串珠成链’,成为山西这座“大地上的博物馆”的特色游径。”陈少卿说。
王四小介绍,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提前三年实现全线贯通,同步建成慢行道870公里、驿站154个、房车营地61个、观景台228个、充电桩66处、5G基站1.59万座、低空游起降点14个,连通全省531处国保单位、779处省保单位、976个旅游景区景点。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少卿
在仅占全国1.6%的版图上,山西编织了一张路景相融、路业相通、特色鲜明、规模最大的全域旅游公路网,与现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高速铁路、民航机场共同构成了一个覆盖山西、通达全国的“1+3+11”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交通网。
王四小表示,“1”是指国内到山西3小时、省会太原到地级市2小时、地级市到所辖县1小时的“快进交通圈”;“3”是指分别覆盖黄河板块、长城板块、太行板块的3个7日“慢游交通圈”;“11”是指以11个地级市为中心的3日“深体验交通圈”。
“黑悟空”带火山西古建游,“小西天”日均游客万人以上
随着首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上线,带动了山西的古建游。《黑神话:悟空》画面在国内有36个取景地,其中27个取景地来自山西。白雪冰介绍,受“黑神话•悟空”流量效应影响,山西省古建游异常火热,很多文物景点游客量出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如高平铁佛寺日均游客千人以上,隰县千佛庵(小西天)日均游客万人以上。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应该如何实现平衡?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王四小
白雪冰认为,文物的开放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推进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承好文物保护的原则和理念,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出现保护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只有这样,每处文物的特色和特点才能保存下来,才能延续其历史价值及赋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科学和永续发展。
据介绍,结合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文物资源,山西省文物局建立了山西文物数字化平台,推进文物数字化战略,推出“国宝中的山西”文物主题游径。结合文物资源价值禀赋,不断推动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国保中国宝”的品牌效应,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
白雪冰还介绍了山西省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未来,将通过“文物+景区”“文物+研学基地”“文物+业态融合”“文物+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文物+乡村振兴”等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发挥文物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山西冬季文旅活动纷呈,吹响交旅融合“进行曲”
澎湃新闻在今年11月份承办了“万里山河路”网络主题宣传集体采风活动,王鹏带队全程参加,他表示,这趟旅程中切实感受到山西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和迷人,特别是古建,每一座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从“国宝第一城”运城的池神庙到万荣的后土祠、秋风楼,这次调研一开始,大家就被山西古建所迷倒。
△澎湃新闻副总裁王鹏
“稷山、大佛寺、稷王庙、马村宋金墓群,可以说被震惊地难以言表,唯有做好报道来表达内心的澎湃。一路上,我们几乎对调研的每处古建和景点,都做了报道,记者在写稿时充满深情,在报道中少见的加入观点,比如在报道洪洞大槐树景区时,就用了《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的标题。”王鹏说。
在王鹏看来,此次调研活动并不仅仅是一次对古建和自然风景的单纯探访。更多的行程中,调研团队深入考察了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在国家政策和山西支持之下所带来的城乡发展巨变。从芮城推进零碳发展的庄上村,到万荣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周王村、闫景村,这些古老农村在黄土高原上展现出的新面貌,让来自沿海城市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们深感震撼。
对话现场,陈少卿还介绍了今年山西冬季文化旅游活动,并现场发出邀请。自2024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一)至202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山西将组织开展以平遥古城非遗过大年、“年自万物生—2025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2025年1月22日—2月16日在太原美术馆举办)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活动主要由民俗社火、冰雪度假、古建研学、温泉康养、冬景摄影等五个方面的260余项活动组成。“欢迎大家沿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感受山西冬乐民俗。”陈少卿说。(记者 黄亚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