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两会·声音丨廖建委员:加快推动先进算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2025-01-19 12:5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钱龙)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当前,山西综合算力指数全国排名第7,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5G建设任务,具有相对领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为算力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然而,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态势,山西仍需在科技创新、产业落地、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山西省政协委员廖建指出了目前我省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目前我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短板,整体创新驱动力不强,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引领上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标志性成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代际落后’风险。而且,传统行业在进行AI+升级时,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和高额投入的双重难题,不少企业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

图为省政协委员廖建

针对这些问题,廖建认为,央国企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抓手,而人工智能+场景则是实现产业落地的重要切入点。“我省应加强顶层牵引,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优选驻晋央企、省属国企中的产业链主、链核企业,明确人工智能+重点场景任务,引导央国企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他建议,省发改、科技等部门应联合启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领题破题专项行动,给予政策、资源支持,组建由大型央国企、行业领军企业、科技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探索“政府企业提需求-联合体搞研发-典型场景做试点-社会效益后评估”的闭环机制,打通人工智能产业从需求到落地的全链条路径。

在推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廖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化建设予以了高度关注。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尚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治理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廖建认为,省发改、工信等部门应当牵头,联合大型央国企、科研院校、骨干企业的行业专家,共同完善行业规范标准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速通智一体的顶层布局,制定“一核两翼多节点”的算力规划,引导地方智算基建与特色属地行业大模型有机融合发展,避免算力的浪费;另一方面,要加快智算行业规范标准体系的制定,形成以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为核心的场景清单,从而消除政府、能源、金融等行业用户在使用人工智能时的顾虑,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廖建提出,我省应当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园区,在此过程中,需要高标准完善通信网络、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此筑牢产业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基座。与此同时,充分依托园区内的各类基金,吸引各方资本汇聚,带动技术和生态的汇聚,加快培育一系列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复制性强的解决方案,树立一批示范性好的转型标杆。此外,通过每年认定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应用,尽快形成“一行业一标杆”的良好局面,并广泛征集和遴选优秀实践案例,将其进行大力宣传推广,从而营造重视创新、鼓励创新、人人争先创新的良好氛围。不仅如此,还应成立人才实训基地,积极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峰会、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实用型人工智能人才,为山西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编辑:孙宇佳]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