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2025>
“青春中国年”作品选登丨乡音未改,故乡却已换了人间
2025-01-30 10:3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

【编者按】“青春中国年”2025年迎新春文化作品创作大赛由黄河新闻网联合山西财经大学共同举办,征集展示参赛者眼中的非遗新魅力、春节新风尚和家乡新变化。

乡音未改,故乡却已换了人间

日月其适,时盛岁新。家乡是个有魔力的地方,少时不觉她的好,背井离乡才深有感触。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陵川,这座充满诗意的小城,它的美,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田园生活的宁静。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人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奥秘。无论是那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还是那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亦或是那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每次回家时,我喜欢走沁陵路。一进入陵川的地界,阳光就温柔起来,透亮起来,心也跟着奔腾起来。奔腾是因为我无数次感怀家乡发展之巨变,道路两旁越来越有城市的感觉,花灯也一年比一年亮,年味儿也一年比一年重。不过,路边的杨树还是从前的模样,杨树里边的玉米,仍然青翠飘香。

记忆中的陵川有这么几样令我着迷。第一就是陵川的老井,晋东南南五县的其它四县都是择水而居,晋城建于白水河畔,高平建于丹河沿岸,阳城建于获泽河畔,沁水则建于梅河与杏河的交汇处,独独陵川是凿井而聚。陵川的先民们在开拓致富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块地下水如此丰富的宝地,并靠着自身智慧在此聚居,形成了天下最好的家乡——陵川。所以我一直认为老井是陵川的根,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陵川人。第二就是陵川的美食。说起美食我现在脑海里能想起来的有三样:牛肉丸、浆水菜、饸饹。在物资相对短缺的时候,是牛肉丸的香味让贫乏的生活有了些许温暖的光亮。昏黄的电石灯下,戴着白帽的回族老人,冒着热气的大铁锅,锅里翻滚着的牛肉丸,老人翻飞的铁勺子,一颗颗埋在碗里的脑袋,此起彼伏的喝汤声,家长里短的议论声…… 而浆水菜在晋城人的食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只要是地道的晋城人,要是隔几天不吃浆水菜(现在文雅的叫法--酸菜),保准胃里会觉得黏糊糊的、需要清理;嘴里会觉得寡淡淡的,需要填充。最后就是饸饹了。山西是面食的天堂,饸饹,在晋城人生活是再普通不过了,普通的就像空气和水似的。如果说我们晋城人是吃着饸饹长大的,估计没有人会反对。与拉面相比,饸饹更劲道,更爽口。与压面相比,饸饹更贴心,更暖胃。与别尖儿、猫耳朵甚至抿圪斗等面食相比,饸饹更软和,更有对牙齿的照顾。总之,饸饹的好处数不清。

乡音未改,故乡却换了新颜。县城的道路不再泥泞不堪,而是宽阔平坦;房屋不再破旧低矮,一城四关家家户户也都住上了单元楼。小时候的学校设施简陋,教室里冬冷夏热。然而,如今的学校宽敞明亮,教学设备先进,孩子们在现代化的教室里快乐地学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旧貌换新颜,沧桑巨变见精神!家乡的变化,始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家乡的变化,终是一辈又一辈陵川人的坚持付出。太行山巍魏八百里,自古便是苦寒艰险之地。古诗有云: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行路难,难行路。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代代太行儿女不惧危峰绝壁,接续奋斗。纵历风霜,风景和畅。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起始于此。沿着公路,或蜿蜒,或笔直;一程山水,一路风景。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抬头是天,云从头顶飘过;低头是路,风从耳边吹过。远看山色空蒙,云蒸霞蔚;近看岩石嶙峋,草木葱茏。极目远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仿佛天路入云。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急先锋。散落在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在时光深处被唤醒。村落依山而建,屋舍高低错落,鸡犬相闻。挂壁公路,美丽乡村,百里画廊。路、林、村、业因地制宜,特色引领。产业为乡村赋能,景色为发展加持。这是一幅幅绿水青山、富民强村的新画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来了八百里太行的四季风光。春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山是静谧、雄浑,树是茁壮、青葱,空气中弥漫的是生机的力量;秋往,树叶一点点变红,直到层林尽染,满山云锦。有路则通,无路则塞,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正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守住风景这边独好,拓得天堑变成通途。

日新月异展新颜,旧貌换新篇。如今,文旅康养兴起:锡崖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展顺利,王莽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6家景区跻身A级行列。全民全域全季文旅康养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人心齐,泰山移,家乡兴,吾辈责。我是从陵川走出来的孩子,我的祖祖辈辈都扎根在陵川。回家的日子里,我走遍了县城的每一处街道,在惊叹家乡发展巨变之余,也默默在心底埋下了一颗振兴家乡的种子,把个人的发展和家乡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家乡!

乡音未改,故乡却已换了人间。八百里太行最美是陵川,这里是太行山上最绿最美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着绝美的风景和色彩。因为一条路改变一座城,沿线乡村因路而兴,沿线人民因路而富。陵川发展大有前景。我和我的家乡,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奋进,共同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作者:段思颖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班

作品简介:这篇散文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陵川县的蜕变。作者怀揣着对故乡的眷恋踏上归程,熟悉乡音萦绕耳畔,往昔记忆涌上心头。然而,眼前的故乡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曾经的泥泞小路变成平坦大道,破旧房屋被崭新楼房取代,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新旧对比间,抒发着对故乡蓬勃发展的欣喜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乡深深的热爱。



[编辑:裴芬芬]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