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牛牧瑶)5月7日,太原市博物馆分别以跨越城乡、联动中外的“流动博物馆”主题活动,正式拉开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文化惠民行动序幕。从乡村田野到高校课堂,从非遗手作到云端观展,博物馆以多元形式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融中探索文化共享新路径。
活动中,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带队走进对口帮扶的娄烦县策马村,为村民带去“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云端导览。通过高清视频与生动讲解,村民们足不出户便“沉浸式”游览了馆内珍贵文物,感受太原千年文脉的深厚积淀。与此同时,公众服务部与党员志愿者组织村中老年群体开展了“金箔画扇面DIY”体验。活动中,老人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77岁的刘大娘在志愿者协助下完成了一幅兰花纹样的团扇,满脸笑容溢于言表,开心地说:“这下每年夏天把扇子拿出来的时候,都会想起咱们太原市博物馆了。”
“流动博物馆”活动联合共青团万柏林区委、万柏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近3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受邀参与中国非遗扎染技艺工作坊。博物馆讲解员与学校老师配合,以中英双语讲述扎染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精髓,并通过分步演示带领国际青年体验“绞缬”技法。留学生们在素色方巾上折叠、捆扎、浸染,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纹样。来自巴基斯坦的伊姆兰在课堂上表现的尤其活跃,热情分享了自己之前的扎染体验以及自己对这个非遗项目的热爱。
据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负责人介绍,此次“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将持续至5月20日,期间将深入幼儿园、中小学、军营、企业等不同场所,根据不同受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打造“行走的文化课堂”。与此同时,在博物馆里,还将结合本年度所策划的文化演出、文物讲座、研学展览等其他活动形式,创新表达方式,让文化遗产成为连接不同群体、促进文明互鉴的“活力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