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经济发展进位提质。
- 全年GDP增长9.1%,总量跨过2万亿元大关,达到2.259万亿元,排全国第20位,较上年前进1位。
- 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8.1%、10.2%、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10.3%,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1.5%,PM2.5平均浓度降到39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一年来,我们坚决担当使命,在精准施策中奋力推动转型。
- 圆满完成保供任务,发送电煤4356万吨,合同完成率106.15%。
-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突破75%,完成电力升级改造841万千瓦,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95亿立方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889万千瓦,占比达到34.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3%。
- 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34.2%。
- 粮食总产量达到284.2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
- 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完成2620亿元,同比增长20%。
- 新建成5G基站2.1万个,建成智能化煤矿10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28处。
一年来,我们践行“两山”理论,在“双碳”引领中加快绿色发展。
- 全省单位GDP能耗可实现全年下降3.2%的目标。
- 开展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6家,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9.31万户。
- 深入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全年营造林519万亩。
- 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达到68个。
一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创新,在破解难题中增强发展动力。
- 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属企业实现利润512.37亿元,同比增长1.17倍。
- 全年招商引资开工项目超过2200个,到位资金1650亿元。
-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揭牌成立,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顺利推进,省校合作12大基地加快建设,中国(山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
一年来,我们面向市场主体,在创优环境中充分激发活力。
-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150亿元。
- 全省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15.55万户、同比增长11.3%,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200户左右,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0家。
- 18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 推动社会保险数据共享、提升缴费便利度等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年来,我们顺应民之所盼,在践行宗旨中增进民生福祉。
- 全年完成43架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保障工作。成功应对30余起省外疫情输入冲击,高效处置榆次、稷山等省外外溢关联疫情,守住了“山西阵地”。
- 灾后重建,修缮重建因灾受损农房57974户,竣工率99.12%,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民生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
- 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认定普惠性幼儿园433所,建设改造寄宿制学校500所。
- 城乡低保标准省级统筹每人每月提高20元。
- 年初省政府承诺的11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预期目标
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
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
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
以内。
大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
-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创新理论武装。
-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依法行政
- 推进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工作。
-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依法全面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强化服务意识
-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知识学习,提升服务能力。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做到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弘扬“一线工作法”。
强化工作落实
- 实行“1+N”抓落实工作机制,分工负责、清单管理、协同配合,形成闭环。
- 完善“13710”督办、“点穴式”督查机制,严格问效奖惩。
强化清正廉洁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民生事业和转型发展上。

网信山西微信公众号

黄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之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