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看太原古交市的幸福“密码”
2024-05-22 14:15:39    来源:新华网

行走在山西太原古交市的街头,草木茂盛,满是绿意。随着便民服务设施日渐完善、城区更新梯次实施,古交的城市面貌焕新,城市生活迸发着新的活力。

近年来,古交市以增绿添彩厚植生态底色,以惠民实事绘浓民生暖色,以城市更新提亮发展成色,让古交市民的宜居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看生态底色——

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

“呼吸着清新空气、欣赏山河美景,就像是一次‘精神快充’。”

在古交市汾河公园,23岁的小伙子韩磊用晨跑开启一天的生活。

西起滩上桥,东至火山社区引黄桥,总长7.5公里的古交汾河公园成为古交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古交汾河公园一角。新华网 发

“汾河古交段经过三期建设,已形成蓄水面积90万平方米、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的流动水体。”古交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进行的汾河四期治理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晋泉复流,提高行洪标准,改善河道生态。

通过治理,古交汾河景区已重现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致。在古交市汾河景区管理中心工作了十多年的雷斌舰见证了这里的变化:“鱼虾回来了,河滩里野生鸟类也越来越多。”

航拍古交汾河公园。新华网 发

如今,随处可见的那一抹绿色,已然成为古交的主色调。利用城市的犄角旮旯“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让人们在家门口便能休闲活动,实现“推窗见绿、抬脚入园”的美好愿景。

2023年,古交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综合指数位居太原市第一;全年汾河省考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完成国土绿化6.1万亩,让“古交绿”底色更浓。

“古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交市市长张麒表示,古交将进一步发展休闲康养、生态避暑业态,实施文旅康养产业借势突破行动。

看民生暖色——

办群众可感可及实事

走进由老车站改造成的零工市场,大厅内有供求职者休息的桌椅,还设置了智慧就业自助服务机。直播间内,工作人员在介绍零工岗位:“欢迎大家扫码入群,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有关工作信息。”

“以前都是自己去街头揽活,费时费力还不稳定。”46岁的李胜飞是一名油漆工,这是他第三次来到零工市场:“现在登记以后,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活儿干。”

古交市零工市场。新华网 发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求职者无需走上街头、无需在烈日寒风中等待,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古交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玉平介绍说,目前零工市场可提供招聘求职、创业指导、就业援助、政策咨询、劳动维权、技能培训、休憩待工等就业服务。

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用心、用情、用足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积极回应市民高品质多元化美好生活需求,正是古交的追求。

古交市中医医院康复中心。新华网 发

54岁的李阿姨晨练后前往新建成的古交市中医医院进行理疗。“这里环境好,离家近,看病方便多了。”

“我们邀请心血管、康复、针灸等专业的省级医疗专家定期坐诊,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古交市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杜变凤说,“新医院还建立了医养结合康复中心,融合‘中医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有疗效、养有质量的精准化服务。”

组织太原市级以上专家坐诊1000场次以上,汾河公园5个体育场馆、10块惠民篮球场建成投用,12所农村老年食堂建成运营……2023年,古交市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看发展成色——

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当下,在古交市火山新区,道路拓宽、桥梁新建、新增公园绿地……一项项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这片曾经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区域,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集中力量打造东部新城三岔口、火山、古钢三大片区建设。”古交市委书记李卫平表示,古交将逐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形象品质、获得发展优势。

横跨汾河的火山二桥成为古交市的新地标。新华网 发

“从平房搬进了楼房后,楼下就是公园,每天和老邻居们一起遛遛弯心情特别舒畅。”家住火山苑的龚大爷的高兴,写在了脸上。

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火山片区项目集居住、商业、办公于一体,并配套建设医院、学校、公园、便民市场、人行天桥、长途汽车站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增强民生幸福感。

城市发展带给居民的幸福感还来自于软件“升级”。

古交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自助服务厅。新华网 发

在古交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档案管理员平争凤不久前完成了古交市第一例线上企业跨区域迁移手续办理,“从以前的两地跑、耗时长、过程繁琐,到现在‘足不出户’完成迁移,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古交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股股长李军表示,将持续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上下功夫,通过一项项惠民利企“微改革”,一次次暖心、贴心服务,打造办事“不用问、不用求、不用跑”服务新环境。

[编辑:暴仁婕]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