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357-2020788

3962000

8891890

传稿邮箱:sxgovlf@163.com

霍州年馍“霍嬷嬷”:培育产业新动能 拓展农旅新业态

临汾频道 >  临汾三农新闻 > 

10月13日,位于霍州市辛置镇的年馍加工厂大院里,人头攒动,陆续有悬挂着省内其他地市牌照的大巴车驶来。

不等游客下车,夹道欢迎的民间艺人们就已擂起了手中的鼓槌,用喧天的威风锣鼓表演表达着霍州人民的热情好客。紧接着,是霍州莺歌表演,只见须发皆白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秦珍带领伙伴们头舞缠丝、双手击鼓,敏捷的身手吸引了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游客们步入年馍加工厂的参观走廊,透过大玻璃一睹传统年馍在现代化生产线加持下的生产过程。一路向前,入目的是气派的无菌车间、壮观的生产场面,入口的是嚼而劲道、麦香萦鼻的年馍,入耳的则是传统酵母发面、形状不同而寓意各异的年馍文化。

……

这是霍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霍州市农发公司”)依托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年馍加工厂,推出的“天命人礼拜小西天结缘客品鉴霍州年馍”活动。

今夏以来,随着《黑神话:悟空》3A游戏爆火,“悟空热”给临汾市隰县“小西天”带来泼天流量,带动了临汾全市域旅游热。位于临汾“北大门”的霍州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当地敏锐捕捉到这波儿热度背后蕴藏的机遇。“在霍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国庆节期间我们与国内各大旅行社合作,依托辛置年馍厂推出了年馍文化体验游项目,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小西天景区设置摊位推介引流。与此同时,优化了参观线路,开设了霍州农特产品展示超市,完善了食堂和其他基础设施。”据霍州市农发公司董事长蓝亚强介绍,“没想到,项目一经推出很受市场欢迎,国庆假期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其中10月13日当天更是达到1700人次。”

年馍加工厂一楼,是霍州土特产展示厅。展厅中央,数个用花馍堆叠起来的“馍山”格外显眼,艳丽的色彩、精巧的造型、奇绝的工艺,令游客们赞叹不已,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楼前,“霍州特产惠民优选区”更是人声鼎沸。色泽白嫩的霍州年馍、鲜辣爽口的辣椒酱、熏香味正的“霍州醋”、香糯浓稠的小米油茶、酥脆香甜的枣夹核桃,红白相间的彩甜糯玉米、绿色天然的富硒黑小麦面粉、纯粮制作的玉米粉条……品类繁多的霍州农特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推介声与询价声交织在一起,笑容灿烂的游客们满载而归,让年馍加工厂的大院里格外热闹。

“一路走来,我们在隰县游览了小西天,又来到霍州市的年馍加工厂进行了参观,一天过得很充实。”来自太原市清徐县的刘彩红说,“我从小就爱吃馍。这不,在这里参观了现代化的年馍生产线,了解了霍州年馍文化,特别是仍保留老酵头发酵让我感到很亲切,尝了尝确实有种小时候的味道,所以一下子就买了4袋年馍和其他土特产品,打算回家送给亲戚、姐妹们也尝一尝。”

年馍文化体验游项目的推出,是霍州市农发公司初步试水文旅业,也是该市大力发展年馍产业的又一成功实践。霍州被称为“中国年馍之乡”,霍州年馍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心尖上的情结”之誉。近年来,霍州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了“霍嬷嬷”区域公用品牌,对当地农业资源、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进行提炼整合,形成了富有霍州气息的农特产品发展矩阵。

为了使年馍产业真正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霍州市建设成立了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中央工厂+微型厨房”模式,整合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资源,吸纳12个乡镇(街道)的140多家加工实体加入,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九统两分”生产体系,即由辛置年馍加工厂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原料、统一发酵、统一配送、统一回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乡镇建设“微型厨房”进行分户揉作、分村蒸制。

现如今,霍州年馍加工行业形成了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实现了加工制作工艺的标准化、系统化生产,真正把霍州年馍打造成了霍州人民的“致富馍”“幸福馍”。

当前,随着需求升级和供给丰富,在品尝美食中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而丰富旅游体验已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今年国庆假期以来,霍州市借“小西天热”之势,通过食品加工与旅游“牵手”,深化了当地农特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培育了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展了农旅融合新业态。

蓝亚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思路、创新举措,在着力抓好年馍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软硬件品质,推出研学游等文旅项目,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力争闯出一条“食品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孙宗林)

原题:培育产业新动能 拓展农旅新业态——借势“小西天热” 霍州年馍再“出圈”

[编辑:乔坤]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