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杨婷婷)5月20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晋创谷·朔州)新闻发布会。介绍“晋创谷·朔州”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李武魁,朔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调研员吴永刚、朔州市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邵文向介绍朔州市“晋创谷·朔州”相关工作情况。
“晋创谷·朔州”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是全面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优化创新生态、打通科创堵点的关键一招,是支撑引领朔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5年3月21日,“晋创谷·朔州”正式揭牌运行,朔州市政府以及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朔州经济开发区分别出台了《“晋创谷·朔州”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措施》,细化了招商引智和入驻优惠办法,吸引新质生产力项目和科研团队入谷,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策体系。
“晋创谷·朔州”按照起步区示范带动、拓展区联动发展、辐射区借鉴推广的发展路径,形成协同促进、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晋创谷·朔州”立足朔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产业定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领域,融合数字经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园区由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组建发展运营公司负责市场化运营。办公区全部实行一站式服务,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点、人才服务点、税务服务点、科技金融服务点、知识产权直通站、知识产权保护点、教育服务点等。
“晋创谷·朔州”依托山西工学院、上海交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和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科创团队和创新资源招引工作,目前已储备新质生产力项目106个。朔州师专、朔州职业学院、朔州陶瓷学院,以及各重点企业积极推荐科研项目及团队30多个,为园区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晋创指数”综合指标稳步提升,创新主体培育、成果产出、要素投入、服务支撑四大板块进展有序。创新主体培育情况:共入驻企业28家、科创团队7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家。创新成果产出情况:发明专利授权6项,企业营收1078.8万元,利润106.18万元,纳税4.33万元。创新要素投入:新增硕士以上人才82人。创新服务支撑:入驻中介机构16家。
目前晋创谷·朔州”三一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两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园区还有长庚金晶半导体级高纯硅、文景能源年产5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煤平朔60万千瓦离网制氢等一批重点项目布局落地,形成了左手光伏氢储、右手煤基烯烃、“晋创谷·朔州”托起朔州“黄金中轴”的新格局,对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到年底企业及科创团队可达到50家,入驻人员超过1000人;现有企业年营业收入19.2亿元。规划到 2030年,“晋创谷·朔州”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纳税1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引进博士以上研发团队100个以上,年推出新质生产力产业化示范项目100个以上。真正将“晋创谷·朔州”打造成为朔州的创新策源地、创业新引擎、兴业大舞台。
发布会上,相关工作人员还围绕在“晋创谷·朔州”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所做工作,“晋创谷·朔州”与其他市的“晋创谷”相比,朔州有何特色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