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357-2020788

3962000

8891890

传稿邮箱:sxgovlf@163.com

洪洞县举办红薯文化节 淹底乡特色农产业助农民增收

临汾频道 >  临汾三农新闻 > 

【编者】金秋九月,薯香四溢。9月21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洪洞红薯文化节在洪洞县淹底乡杨岳村红薯文化广场举行。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洪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等参加,并现场参观指导农特产品展销会和洪洞小吃擂台赛。

此次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由洪洞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淹底乡党委、乡政府,县融媒体中心承办,举办时间为9月21日—23日。

展销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特优农产品,小吃擂台赛上飘出了诱人的香味。现场人头攒动,广大农民朋友看网红直播、购农特产品、尝特色美食,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节日。

特色产业提升幸福成色

喜庆的锣鼓敲响了幸福的心声,丰收的喜悦溢满了农人的笑脸。金色的九月,淹底乡迎来红薯的收获时节,特色产业的丰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成色。

在杨岳村红薯文化广场,承办方用丰收的茄子、南瓜、白菜、玉米、大葱等农产品进行了精心布置,“五谷丰登”四个大字异常醒目,同样醒目的还有一筐筐刚刚收获的红薯。

“我种了22亩红薯,建有10个存放红薯的地窖,今年平均亩产达3500公斤左右。”红薯文化广场外,杨岳村村民董天奎一边卖红薯一边介绍,“我们村的红薯名气大,大多卖到了临汾及太原等地的批发市场,从来不愁销路。”

红薯是淹底乡的主导产业,该乡红薯连片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杨岳村是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建设了“五个一”项目,即一个100万斤储存量的红薯储存库、一个年产50万斤粉条的加工厂、一个育苗基地、一个电商服务站、一个红薯文化广场,并以文化赋能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深度挖掘洪洞红薯文化,积极打造洪洞红薯文化品牌,不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集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文旅于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作为纯农业乡镇,淹底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1255”战略,依托红薯产业独特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改良红薯品种,壮大红薯特色产业,切实激发了群众种植红薯的积极性,掀起了发展红薯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热潮,为打造“老家洪洞”特色品牌注入了产业活力。

农特产品展现丰收底色

农特产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扮靓了槐乡儿女幸福的丰收底色,是此次农特产品展销会的主要特点。展销会上,既有淹底红薯、老祖槐麦纤粉固体饮料、洪洞蒸饭、大槐树醋糕等“临汾优选”产品,又有极具本地特色的手工挂面、金丝红枣、老手工麻花、富硒系列农特产品等,还有大槐树吉祥物、广胜寺云绣阁手工艺品、洪洞草编、洪洞钩编等系列文创产品。

此次农特产品展销会设有18个展位,全县15个乡镇制作了宣传彩页、产品标签,在各自展台前展出了各乡镇精挑细选的农特产品。山西尧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洪洞草编展台,展出了多次代表我市赢得众多荣誉的系列草编作品及实用草编,并现场展示草编技艺,传授草编技巧,积极为群众提供增收渠道。洪洞县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展台前摆满了系列富硒产品及洪洞农特产品,工作人员现场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销售火爆。在洪洞农村商业银行展台前,工作人员积极向群众介绍富商贷、富强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及各类金融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展销会上,丰收的时令瓜果、各类加工食品等农特产品备受关注。此外,土地肥沃、土壤富含硒元素的辛村镇,精心组织展出了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富硒糯玉米、富硒面粉、富硒小米等系列产品。以红薯为主导产业的淹底乡,既展出了吉村杂粮、杂粮面,里开南瓜,淹底葡萄、中草药、辣椒等土特产品,还展出了品种繁多的红薯及红薯粉条、红薯粉面等产品,并制作了红薯凉粉、红薯凉皮、珍珠丸子、烤红薯、红薯干等供消费者品尝和购买。

展销会吸引了周边乡镇及尧都区、汾西县等地消费者前来参观购买。众多网红也纷纷来到现场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洪洞的土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现场还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洽谈合作。

名优小吃打造老家味道

洪洞小吃,老家味道。小吃擂台赛是此次丰收节的亮点之一。来自15个乡镇的15辆特色小吃车上,经过精心遴选出的50余种名优小吃纷纷亮相,为丰收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洪洞什么元宵最出名呢?”

“桂花元宵!”

“对,我们卖的就是正宗的桂花元宵,这个手艺传到我们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在赵城镇的小吃车前,朱艳艳与消费者的对话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洪洞名优小吃中,桂花元宵的知名度高、影响力广,同时还是山西省传统名吃之一。桂花元宵制作中采用“滚”“粘”“颠”等方式,让内陷在簸箩的颠簸中被元宵面粉自然包裹,形成均匀的圆形,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元宵面和内陷的营养成分,具有黏、软、糯、香、甜等特点,达到入口即溶、外嫩里香的效果。

朱艳艳的丈夫李鹏是桂花元宵的第四代传人。擂台赛中,李鹏负责制作元宵,朱艳艳负责打包、销售,小吃车前消费者排起了长队……

甘亭镇的羊獬熏鸡,山目乡的钢丝面、豆腐菜,苏堡镇的蒸饭,万安镇的铁炉庄炒鸡,明姜镇的胡坦羊汤等小吃,香味袅袅,让广大消费者大饱口福。

洪洞小吃具有品种多样、做工精细、风味独特、经济实惠等特点。近年来,洪洞立足本地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把发展特色小吃产业,作为实现农产品转化升值的重要路径,在挖掘、整合、规范、提升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造“老家味道”特色小吃品牌。

目前,全县发掘特色小吃100余种,打造了1个城区名优小吃城、3个乡镇特色小吃街、4大集贸市场展销专柜、200辆小吃车,建设了“1+3+4+200”洪洞小吃营销矩阵,并在全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运营+农户+传统渠道+电子商务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企业增效。

产业振兴助力富民增收

“举办洪洞红薯文化节是我县推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动洪洞小吃、农特产品、文创产品迈向标准化、品牌化,让农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王向辉在开幕式致辞时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洪洞县委、县政府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核心和增加经济总收入这一关键,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以洪洞小吃、农特产品、文创产品3大产业为支撑,县村发公司+乡镇联合总社+村集体经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品牌营销、市场销售、生产供应、政策支撑、责任考核等5大系统为保障的“315”产业振兴体系,实现一产原料供给端、二产加工生产端、三产消费端的良性互动,带动农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产业振兴之路上,洪洞县依托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德孝文化、根祖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禀赋,积极打造“1地+1园+4个精品景区+N条特色街区+27个旅游景点”全域旅游格局,通过文创IP产品打造、活化文创IP形象,设计微信表情包、搭建综合推广和销售平台、文创产品营销、数字文创产品直播中心建设、策划旅游电商节活动等方式,开发文创产品300多种,实现了农旅融合、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良性互动发展。

张潞萍介绍,“庆丰收 促和美”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洪洞红薯文化节的举办是洪洞县构筑“315”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洪洞县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产业一体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带动集体、村民、城市低收入群体“三增收”,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洪洞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助力洪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奏响产业“振兴曲”,描绘乡村“新画卷”。在“315”体系的引领下,一幅欣欣向荣、和美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槐乡大地徐徐展开。张春茂)

[编辑:乔坤]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