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洪涛山脉间,由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中电建怀仁分布式光伏项目于4月30日成功并网后,迎来运营关键期。建设者们穿梭于3100亩光伏板阵列中,24小时轮班值守监测参数、排查设备异常,以精细化巡检守护7.6万块光伏组件稳定运行,保障绿色能源供应。
踏入中电建怀仁市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场,目之所及是一片湛蓝“海洋”,光伏板整齐排列、熠熠生辉,刚刚投产运营的电站正在将无尽光能转化为绿色电能。目前,石井光伏电站刚刚投入运行,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这里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项目工作人员紧盯电站系统的参数变化,一旦发现参数异常,便要排查现场,解决异常问题。
中电建怀仁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48兆瓦,通过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式进行建设,共划分为12个光伏方阵,安装7.6万余块单晶硅电池组件,占地面积达3100余亩。经过2个多月的建设,项目克服了工期紧张、低温环境、复杂地质等不利条件,成功由建设期进入试运营期。
据介绍,项目地处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洪涛山脉之中,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建设期间项目组针对高海拔、严寒、冻土等极端作业条件,制定了“资源+安全+质量”三重保障的抢工方案。划分14个工区及2条工作线,实行分区责任制,充分动态调配人、材、机等资源,确保各工区施工进度有序推进,顺利在4月30日完成并网。运行期间项目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大巡检频次,采取项目经理、安全总监、生产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履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确保电站平稳运行。
中电建怀仁分布式光伏项目地处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洪涛山脉之中,属山地光伏项目,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年发电量约5200万度,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万吨,等同于年植树288.9万株,为怀仁市能源结构转型注入了绿色动能。(记者 罗文平、张小菊)